在重症监护室,学生们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了解各类仪器的作用。 本报记者 叶辰亮 摄
蝙蝠通过超声波来判断方向,超声医生则通过超声波来发现疾病,由此得名医院中的“蝙蝠侠”。在医院里还有很多这样的神奇医生,比如,把握心跳的节奏大师——心内科医生、医院里的“法官”——病理科医生。他们身怀绝技,却鲜为大众所了解。
昨天,瑞金医院第四季医学体验营开营,23名上海各中学、大学的学生被邀请走进医院,跟着个性医生当一天实习生。
最动听的话不是“我爱你”
“冷冻切片,来了!”走廊传来的一嗓子,让病理科医生袁菲立刻兴奋起来,“走走走,带你们看最新鲜的切片制作过程。”袁菲身后,跟着4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大一学生杜璇、今年刚考进上海健康医学院的王天元、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励天一、大同中学的葛立雅,他们要在病理科“当一天医生”。
这是从手术室直接送过来的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活检。袁菲和同事们得立刻取材、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必须在30分钟内给出病理报告——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这个结果将送回手术室,让医生决定手术下一步怎么做。
“病理诊断就像是在诊断治疗的整个路途中,十字路口的一个指向牌。工作看似枯燥,但外人难以体会‘一张报告定生死’背后的责任与成就感。”袁菲说,当了病理科医生才体会到世上最动听的话不是“我爱你”,而是“你的报告没有问题”。
在医院的其他角落,学生们以4人一组走进了外科微创手术、重症监护病房、心导管手术、B超室。带领他们的医生个个被同学们叹为“牛人”。比如,“生命关口守护者”重症医学专家瞿洪平医生,“把握心跳节奏的大师”心内科医生吴立群……
名额被全市“医二代”秒抢
这群学生不仅近距离跟随医生工作,有的还亲手操作。在微创手术室,交大附中的刘开宇体验了一把用微创手术刀夹黄豆的操作,“真正拿起手术刀,才体会到这真是一门需要技术与耐心的精细活!”
刘开宇出身医学之家,爸爸是医学科学家刘廷析,妈妈也是医学研究工作者,爷爷、奶奶、伯父、姑姑也都是医生,这让他对医学产生浓厚兴趣。“尽管有人说,未来机器人都可以给人看病,医学将不再那么重要。但我认为,医学会面临一个新时代,未来医学的任务和挑战就是最大限度地延长人类寿命,并使人活得更健康、舒适。”
根据院方设计,此次体验营的招募对象清一色为“医二代”。招募通知在微信上发出两天,名额就被秒抢一空。翻看营员名单,除了向明中学等知名高中的学生,还有从国外来的学生。他们的父母皆任职于曙光医院、第六人民医院、长征医院等上海各大医院。
为梦想医生们在坚守
谁说学医不吃香了?这群医生子女的热情以及来自他们家庭的热忱,激励着组织者。
瑞金医院党委副书记俞郁萍说,今年很早就不断有同行来打听何时可以报名体验营,面对大家的热情,院方则在思考,体验营办到第四年,还能跟社会交流些什么?大家最终讨论下来,决定讲“快乐”。
“医三代”王天元马上要进入上海健康医学院学习康复治疗专业,这个立志学医的男孩直言学医的理由也是因为“快乐”。“我的爷爷是一名精神科教授,上班兢兢业业,回家还要写文章,但他乐在其中。”王天元说。
“当下医患关系常面临挑战,有人说医生在逃离,但大多数的医生在坚守。他们为何还要坚守?因为职业的快乐和梦想。我们希望先让‘医二代’体会父母辈的职业荣光。”俞郁萍说。
“这是一次难得的医院与社会互动的机会,我们希望告诉大家,医生是有价值的,也是快乐的。”
文汇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