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大红袍茶树现仅存六棵,茶叶产量每年不足2千克。
摄影撰文/谢震霖 袁婧
“眼下是否还有正宗的‘大红袍’?”“武夷山仅存的6株大红袍母树,以前一年只产2千克茶,不过2006年起就已停采,作为古树名木保护起来。现在市面上的‘大红袍’都是这6株母树繁殖出的后代……”原武夷山国营茶厂厂长王顺明的这番点拨,顿解记者心头积久的一个困惑。
曾管理过6株母树二十余年的王顺明,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经他扦插培育的大红袍种系业已扩种至四万亩。“我们对无性繁殖的大红袍‘子孙’进行检测,发现除糖分子、氨基酸稍有差异外,其余指标基本达到母本的特性。”王顺明介绍道。
母树身退功成,但大红袍的佳传却依旧令人乐道。
听传奇:逸闻趣事一箩筐
大红袍学名枞茶树,属灌木型树种,因长于高岩峭壁,又名岩茶。它的栽种史可追溯至汉代,经历代发展沿革,到了清初逐渐形成完美的乌龙茶制作技艺。
1999年,武夷山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母树大红袍既作为“自然遗产景观”,又作为“文化遗产景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史上大红袍不仅珍稀,也留下不少逸闻趣事。
相传明朝一秀才京考途经武夷山时患疾,当地僧人沏茶给其饮服,病痛即止。后来秀才中了状元,重返武夷答谢僧人,走时携带岩茶回到朝堂。正巧皇后肚疼犯病,状元即刻奉茶侍御,皇后啜茗果然病除。皇上大喜,赐予大红袍。状元命披于茶树,以示皇恩,并派人看管,所采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大红袍成为贡御的珍产。贡纳乾隆的礼单中,曾有“碧螺春20斤,龙井30斤,大红袍8两”的记说,物稀可见一斑。早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赠其4两大红袍。尼氏嫌小气面露不悦。周恩来打趣说:“主席已经把‘半壁江山’送给你啦!”
看摇青:繁巧深湛成秘学
“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在繁忙的采摘季,王顺明给我们演示了繁巧的传统制茶工艺。
“采摘”通常选三至四叶中开面的新梢,多在晴天的上午9时与下午3时进行作业,这时称“午青”。上午9时前采的叫“早青”,下午3时后采的是“晚青”。其中“午青”品质最上乘,制成的茶叶香气醇厚,回味鲜爽。
鲜叶采摘后要立即进行“萎凋”,即将鲜叶迅疾摊凉,依气候情况分室外萎凋和室内萎凋。这道工序用来散发鲜叶中的热气,帮助茶梗水分重新分布,提高叶子韧性,同时为获得理想的色、香、味打下基础。
转眼进入颇具看点的“摇青”,这是传统制茶的关键一环。王顺明手把装有鲜叶的竹筛,娴熟地回旋转动,时而薄叶轻摇,时而悬河泻水;鲜叶不断相互摩擦,叶细胞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摇青”最大的奥秘在于,通过转速缓急和转数多少,可调剂不同气候、季节和温度状态下采摘鲜叶的差异……
从鲜叶到岩茶成品的加工过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后续再如揉捻、干燥、烘焙等十多道繁杂工艺更如秘学。每道工序的制作好坏都会影响到下一环节的加工质量。王顺明强调,精制过程中的烘焙十分重要,可使茶叶长久储存,净化茶叶的味道。而焙火的温度全凭师傅感觉,焙火焙得好,茶的汤汁就能香气浓郁持久。
岩茶所具有的“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等特质,就是这样炼就的。
传薪火:虚怀善诱育后人
武夷岩茶(大红袍)之所以深受人们赏识,是由于兼备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独特精湛的传统制作工艺两大因素。
王顺明长期从事以母本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管理和制作,潜心于武夷茶文化的传承和探研。他曾参撰了武夷岩茶国家标准的制定。这项强制性的标准工作将武夷范围内的大红袍种植与加工,置于严格的质量可控体系,有效保障了“原产地保护”和“武夷山大红袍”商标的市场经营秩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这个身份不是一个招牌,而是一种责任,是传播武夷茶文化的一份使命。”王顺明从不深扃固钥,而是毫无保留地培养一批又一批制茶能手。他的学生中有的成为国家级制茶技师,有的创办了武夷岩茶的知名品牌。
王顺明认为,大红袍制作技艺是从远古至今一代又一代武夷山人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代表着武夷山岩茶最精髓的内涵,自己不仅要把祖先流传下来的精湛制茶工艺掌握好,还有义务培养、教育下一代茶人,让传承人的队伍枝繁叶茂,使大红袍制作技艺成为世界制茶工艺的璀璨明珠,历久弥新。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