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科学运用大数据,建设智慧城市,现行的数据“垄断”格局首先需要被打破。
日前,在上海科技大学举行的2015数据科学国际学术会议暨“数据科学与智慧大都市”高峰论坛上,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大量数据信息资料主要掌握在政府部门、BAT等互联网公司、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银行、医院等机构这几大巨头手中。由于“巨头”之间相互封闭,也由于数据如何进行资产登记、交易规则如何建立这些核心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开掘大数据”到目前为止,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个新概念,离理想的操作、运用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大数据概念热炒后,缺的课还得补上
“我们国家目前进口最多的商品,一是石油,一是芯片。在大数据时代,建设智慧城市,政府的工作不仅仅是做一些产业发展方面的规划,而首先应该要弄清楚今后的信息化基础是什么。”中国图形图像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大学原副校长韦穗在论坛发言中指出,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理应走在全国前列,在一些大数据研发的核心领域做出具有前瞻性的布局。
按照中科院通用芯片与基础软件研究中心主任李明树的看法,无论是大数据还是智慧城市建设,有一些共性的基础问题和技术问题需要被攻克。“芯片和操作系统是核心技术,在这些基础研究领域,我们的态度应该是踏踏实实、必要时需要‘补课’,而不要老想着弯道超车。”李明树举例说,即便是英特尔这样的跨国公司,在类似的基础研发项目上布局,通常的配置是“一条线上千人,定5-10年研究目标,投入数亿美金。”而反观国内,基础研究领域有时仍不免有浮躁之风,“一些很基础、复杂的研究项目,却被要求一年半载就要出成果、出成绩——违背基本的学术研究规律,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执行院长马毅说,国内学界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时下大热的大数据是一个舶来的概念。换句话说,包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准备和学术研究能力,都要强于国内。
“早在大数据概念之前,当图片、视频等数据信息积累到一定程度,如何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就已经成为学界和产业界关心的一个问题了。”马毅直言,通过和国际同行交流,他发现国外一些顶尖研究机构的学者着眼于大数据时代,已经表达了全新的数学理解,在算法优化等领域开启了全新的研究,而这是有长期基础理论研究作为支撑的。
和李明树的观点类似,马毅同样主张,国内的学术界不宜跟风炒作大数据的概念,而应在一些关键核心基础领域取得突破。
据悉,上海市经信委正在研究筹建大数据局,除了政府加大投入,还将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态链,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大数据研发。
智慧城市,关键是让人才发挥聪明才智
与大数据同样备受政、产、学、研各界追捧的流行概念里,还有一个就是“智慧城市”。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封松林就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听不同政府职能部门和不同机构的人员描述智慧城市,发现大家理解各不相同,交流起来宛如“鸡同鸭讲”。
最新统计显示,我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已达484个,遍布全国各地。封松林认为,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看上去技术储备比较先进,但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恰恰是相对弱势的。特大型城市各方面的功能已经比较完备,相形之下,他认为一些全新规划的新兴开发区“白纸一张做规划”,更容易出现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智慧城市的雏形。“到底怎样的城市才称得上智能、智慧,这个答案目前还不可知,所以需要类似当年小岗村包产到户的试点——在小城市取得了相对成功的经验,然后再推广到大城市。”他说。
不少学者在此次论坛上建言,对上海而言,建设智慧城市,当务之急是营造一个优越的软环境,吸引有智慧的人集聚,发挥聪明才智。
有学者回忆说,早在10年前,深圳就出台过一项政策,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给予一定的补贴,引导他们到需要发展的产业就业。当时凭借这条“含金量”颇高的政策,华为、中兴等企业到全国一些重点高校整个班地招聘人才,由于有了政府的就业补贴,这些企业提供的待遇比当时北京、上海等地同类企业要高出一倍不止,形成了明显的揽才效应。这位学者认为,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上海在引智方面还可以有更多的举措,用更富创新思维和智慧含量的政策引进人才、用好人才。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