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申城受到特大暴雨的侵袭,许多道路积水严重。在爱国路、河间路路口,严重积水导致市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很多车辆抛锚在此。/殷立勤
经历过上周的暴雨后,许多市民的神经都被暴雨两字牵动。昨天傍晚,上海南部地区出现电闪雷鸣,给新一轮降水打了个先锋。短暂的雨水间歇期过后,梅雨又要回来了,而且令人惊讶的是,网传这轮暴雨将在周末达到高潮,甚至不亚于上周的开梅暴雨,局部累积雨量再达200毫米。
气象部门预计,持续性的降水将出现在本周末,累计雨量可达大雨到暴雨。
周末雨量可能达暴雨
前几天,“紧急通知梅雨高潮来袭,上海周三起连下5天大雨”的消息在网上流传,让人心头一紧:上周那么大的雨还不算高潮啊?那这周得下成什么样?
昨天18时42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6小时内金山区、青浦区、松江区、闵行区、奉贤区将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这次预警宣告梅雨季短暂的平静即将被打破。今天午后到夜里或有雷阵雨,降水形式以短时雷阵雨为主,并可能伴有较大阵风。
今明两天申城主要位于梅雨带和副热带高压的边缘,这种雷阵雨不是系统性的,所以尽管一时间雨可能下得比较大,但只在局部地区,时间也较短。明天起整个梅雨带将压在申城上空,就会较长时间下雨,累计雨量也随之变大。
气象预报显示,27日前后,上海处在梅雨雨带中,会出现明显降水,雨水范围扩大,降水时间较长,累积雨量可以达到大雨或暴雨。下周初,本市再度处于雨带边缘位置,降水又将以短时雷阵雨为主。
网传局地再破200毫米
气象爱好者小善在周二晚上发出了暴雨提醒,并给出了可能的雨量分析:明天起至周日申城或将连下三天大到暴雨,累积雨量可达100毫米,局部地区200毫米,降水量可能不亚于15日-17日的暴雨。
“周末又要暴雨?”相比气象局,市民陈小姐更是小善的忠实粉丝,开梅那场水淹城区的暴雨,她发现小善早在14日就发出提醒,而且准确说出了最大的暴雨将在17日来临。17日清晨果然暴雨倾盆,到处“看海”。端午小长假,各种网络预报蠢蠢欲动,渲染即将再来的暴雨。但小善却不发声音,最后这雨果然下得不大,“感觉很有趣,民间预报也是官方天气预报的一种补充。”
和那些图文夸张、力求吸睛的微信号相比,小善发布的消息只有简单的文字,但入梅以来两轮雨情的准确分析足以被粉丝称道。对于梅雨期的这几波雨,小善有自己的分析;对于端午小长假中后期的雨,小善判断申城处在雨带边缘,降水量集中在杭州湾而没有发布提示。不过,对于15日-17日的暴雨,他自称存有预计不足的地方,“暴雨的预计十分困难。我14日预报了这轮暴雨,也预计最大的降水在17日出现,但当时只是预计15日是中雨,没想到当天就是暴雨并连下三天。”
小善告诉记者,目前的天气分析主要在微信和QQ群及与朋友兴趣交流为主。
雷阵雨预报是世界难题
汛期来临后,“上海最资讯”“上海全知道”等一些微信公众号开始热衷预告天气,要么渲染30℃以上的高温天,要么给即将到来的“暴雨”配上各种“看海”图。事实上,天气预报是严谨而复杂的过程,以雨水为例,其预报就存在着各种各样不确定的因素。
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张瑞怡介绍,夏季对雷阵雨的精确预报从全世界来说都是个难题,因为其影响因子很复杂,存在随机性。现有的气象监测大致知道会有雷阵雨过程,但具体下到哪个点没办法精确预测。众多的影响因子中,这个因子对降水有利,别的因子不利于降水,那这雨究竟如何下就很复杂了。
目前的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雷阵雨”的说法。比起直观的小雨、中雨、大雨说法,雷阵雨是个什么概念?气象专家介绍,雷阵雨也有系统性和非系统性之分,系统性雷阵雨下雨范围广、时间长。
今年伏天40天,未必更热
对于今年伏天将有40天,比去年多10天的说法,张瑞怡表示这并不代表今年就会更热,三伏天出于古代人民的经验总结,对我国东部地区来说一般也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日子。但是伏天的算法并非根据气象,而是根据历法。一般来说,只要在7月中旬的头几天进入伏天,那一年都会是40天,每两三年就会有一次。今年,7月13日交“初伏”,7月23日交“中伏”,8月12日交“末伏”,8月22日“出伏”,共计40天。
虽然上一个40天的“三伏”出现在“史上最热夏天”的2013年,不过气象专家表示伏天长短和高温天数、炎热程度无关,只是历法上的算法。今年夏天的炎热程度,还有待对天气系统的具体分析。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