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照中心,老人有了自己的社交圈
■本报见习记者 祝越
“DUANG,当‘地主’的机会来了!”这些天,上海壹方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先锋的微信朋友圈里转着他目前正在实施的“创举”,把农业和公益有机结合。
每年花2480元就能在郊区拥有66平米的土地,土地的收成全都归捐助者所有,周边配套住宿、餐饮等度假一条龙服务,而多出的创收还将反哺市区的养老事业。张先锋说,这是壹方探索社会组织自我发展、自我造血的一种新机制,通过开放式的生态农场以受益对象为本,激发‘人’内心深处的灵感。
“做公益并不意味着就要贴钱,”张先锋说,壹方一直在尝试农业支持公益,这是农场和公益组织、受益对象之间的新合作形式。希望将来,来自公益土地的收入可以支持更多可持续的扶老、助残、关爱青少年、环境保护等公益服务项目。
“扶老助残、志在壹方”
张先锋进入公益养老行业并不是一个偶然。2000年他参与了宣传普及在独居老人家庭中免费安装“紧急呼叫器”的工作,这一做就是3年,也因此慢慢热爱了养老这份事业。
2003年,张先锋决定自己闯一闯。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上海进入老龄化社会,为老服务空间很大。成立壹方后,张先锋动手编写了《上海壹方居家养老(助残)入户服务规范》,对于社工专职人员参与居家服务进行了详细的规范。此外,他还扩展服务内容,由普遍的家务服务扩展到家务料理、生活护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代办代理全方位“生活圈”服务。在一次次的项目运作中,壹方逐渐得到政府部门和社区的亲睐。张先锋说:“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发挥有效补充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作用。”
壹方有一句口号,叫做“扶老助残、志在壹方”。张先锋说,这是壹方这个社会组织最大的心愿。壹方已经连续四年在长宁推进自强健身工程——残疾人社区体育融合服务项目;2014年全区培训46名体育健身指导员;提供上门健身指导服务的1188名重度残疾人;参与自强健身活动的残障人士14872人次。组织五大体育健身特色团队活动178次,组织自强健身社区嘉年华116次。如今在社区中残疾人朋友已经能够走出来,主动融入社区。
让老人爱上照料中心
在为老服务过程中,张先锋发现一对矛盾:一方面,政府为老人们建造了相当好的各种硬件设施;而另一方面,老人们却并不愿意走出家门。在家门口、楼道下的公共场所晒晒太阳、聊聊天,是老人们最喜欢的活动。如何让社区内的活动场地真正周转起来,丰富老人们的生活?张先锋一直在思考。
经过调研,壹方确定了最令老人们“兴奋”的活动,并尝试提供社区交友“圈子”,促进社区中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区,提升居民社区生活的幸福指数。上海市福利彩票资助了这一项目,并在长宁区虹桥街道开展老年人社区融合的试点。这个项目,有个好听的名字“比邻社”。
在圈子的交流中,壹方慢慢建立了从上午8:30到下午4点的“全天服务”教学大纲——创编健身操、新闻分享会,专为老人们设计的手工、音乐、保健课程,甚至还包含了对于后辈的家庭教育。
几个月过去了,在开展“幸福小剧团”、“社区大舞台”等多次社区活动后,居民们逐渐了解了“比邻社”。而根据老人们的反馈,壹方的服务目标也更加明确。比如,音乐对于老人们的情绪改善、慢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帮助,为此音乐老师精心备课,把老人们引进音乐的殿堂。
公益组织成长还需要更肥沃的“土壤”
张先锋说,壹方也尝试在内部建设上做到有序完善,建立了《壹方公益项目过程评估体系》,在组织能力、项目团队、项目实施与完成情况、项目成效、财务状况、附加指标等六个大类进行源头上和过程中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时间节点、项目内容、受益对象等符合项目合同。
不过,他也坚持“公益组织整体发展环境、氛围的营造,还是需要政府的帮助。”他说,现在很多百姓了解并欢迎公益组织,这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宣传和引导。如今,社会组织要有更好地发展,依然离不开法律、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引导。
(本报资料照片)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