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晓鸣)大型集装箱船舶可以在能见度不良的天气下进出洋山深水港,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船舶通航能力实现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上海港跻身世界为数不多的全天候、现代化港口之列。
从昨天起,上海洋山深水港全面推进船舶在能见距离500米以上时正常进出港;能见距离200米至500米时,2000标准箱以上大型集装箱船舶开展通航试验。在昨日下午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上海海事局局长徐国毅宣布了这一消息。
受东海沿海城市雾霾环境污染和陆岛水域地理环境影响,有碍船舶安全航行的雾天等能见度不良天气在洋山港多发。由于港口条件限制,出于安全考虑,洋山深水港通航管理一般在视程小于1000米时,停止船舶进出港作业。据统计,每年平均有30天左右因能见度不良大型船舶停航或滞航,影响港口生产,也给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带来严峻挑战。
2013年10月15日,上海海事局、上海交通委、上港集团等单位联合开展了上海洋山深水港通航功能提升课题研究,历时17个月,最终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2015年1月5日,首次成功进行了大型集装箱船在能见度不良条件下进出洋山港试验。截至今年4月底,累计进行了9次试验。
此外,上海海事局、上海交通委和上港集团将再次通力合作,开展《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航能力提升研究》,突破长江口深水航道超大型船舶双向通航能力的“瓶颈”,提升船舶双向通航交会宽度,力争实现交会两船总宽度达到90米。
据徐国毅介绍,自2012年7月1日首次成功实现洋山港主航道双向通航试验以来,截至今年4月30日,累计双向通航337次,涉及船舶726艘次;洋山港每昼夜码头泊位候船时间由原来的14小时缩短至7小时,泊位利用率提高了12%。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