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日文版)及3卷《索引、附录》(中文版),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推出,并将在5月底的纽约“美国书展”上全球首发。这是继2013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后出版的又一部关于东京审判的重要大型文献,也是东京审判开庭以来庭审证据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完整出版。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共收录证据4169条,不仅集中公开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以及施行南京大屠杀等累累罪行的相关证据,更是对日本右翼否认侵略罪行和对华暴行最直接有力的驳斥。昨天,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首次完整面世,“东京审判”的一手证据史料加上索引编纂的完整亮相,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收录证据4000余条,助力研究真正学术化
1946年5月3日,由美、中、英、苏等11国在日本东京开设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上,检、辩双方各提出众多证据,为法庭认可的共有3915条,其中有些证据因篇幅较大又以“拔萃”摘出,或析为若干子条。此次出版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做了系统性“收纳整合”——根据美国国家档案馆与日本国士馆大学所藏东京审判文献中的证据部分,加以综合编纂,经查漏互补后,主条子条相加,共收录证据4169条。程兆奇说,研究团队比对原始档案英文版和日文版的差异,在索引中逐一注明,史料价值弥足珍贵。他强调,在东京审判的研究上,要发出有说服力的“中国声音”,中国学界必须“发挥证据文献在史学、法学、国际关系学领域的重要作用。”
首发的50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共约3万页,按法庭证据的编号顺序排列,包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设立的基础资料、日本的基本战争准备材料;涉及中日战争重要的历史事件材料;日本对战争法规的违犯与战争暴行材料等6个部分。法庭证据中,有相当一部分系被美军缴获的日本政府未及销毁的秘密档案;红十字会或其会员团体的报告书;与案件有关的私人日记摘录、信札和其他私人文件等。为了便于阅读检索,3卷本《索引、附录》应运而生,由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事件名索引、文献名索引等组成,并附有中英、中日词语对照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说:“当我们再次面对东京审判,如果仅仅以正义审判作为立足点,已不足以掌握话语权,先决条件是要对审判开展深入研究。”东京审判不仅影响深远,也是关系到中日关系和抗战研究的重大学术课题。
对妥善处理中日关系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东京审判过程中,由中国法官梅汝璈、首席检察官向哲浚、首席顾问倪征燠等十余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不畏艰苦,殚精竭虑,不辱使命,为审判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对父亲来说,压力最大的不是庭审阶段,而是对被告定罪量刑的判决阶段。”曾参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判的中国大法官梅汝璈长女梅小侃向记者透露,当时11国法官对是否判战犯死刑意见不一,梅汝璈一次次找到法官,向他们重申日本战犯对华犯下的罪行,据理力争的过程中,证据至关重要。
东京审判结束后,中国代表团曾带回两箱档案文件,遗憾的是大多早已散失。同时,由于东京审判对日本军国主义清算的不彻底,时至今日,日本某些右翼势力还企图篡改历史,否认战争罪行,对中日关系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梅小侃认为,53卷文献集成及索引完整出版,有力回击了东京审判争议之声,对还原历史真相意义重大。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图书馆联手收集、整理、编纂一系列重要文献。此次出版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与2013年整理出版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既有交叉又有补充,构成系统的法庭审判文献。学者认为,相关文献资料的完整出版,对还原历史真相、妥善处理现实与未来中日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汇报记者 许旸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