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易
调查显示,上海仅一成居民常去博物馆、美术馆。不过,记者从上海旅游局了解到,上海博物馆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尤其是在节假日——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上海博物馆参观人流每天都超过最大承载量。是数据出现了“冲突”?当然不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博物馆有一大群“常客”——附近居民、学者、学生、文化艺术品从业人员……这些都是博物馆“忠实粉丝”。
家住静安区新闸路的退休教师刘奶奶已69岁,但教历史的她对博物馆始终格外关注,不但自己是上海博物馆的“常客”,还经常领着读小学的孙子来这里参观。提起上海博物馆,刘奶奶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每周必去的地方就是上海博物馆,那里的文物包罗万象,而且讲解员讲得透彻,既开了眼界又长了见识,怎么也看不够!”
今年35岁的上海白领王先生5年前因为工作原因变成了上海博物馆的“常客”——当时刚改行从事艺术品基金投资的他,对艺术品价值一知半解,作了不少失败的投资决策。单位领导看到他,摇头直叹:“小伙子挺聪明的,就是文化底蕴差了一点,博物馆都免费了,为何不好好利用?为何不到博物馆去看看实物、摸摸门道?”这句话彻底让王先生惊醒。之后,他只要休息就泡在博物馆,对各个时期的文物、艺术品及文化的表现手法、特色仔细揣摩体会,很快成为了业务骨干。
和女儿一起成为博物馆“常客”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我小时候去博物馆,就觉得看不懂,好枯燥。去年,女儿上一年级,在一个家长的推荐下,我去了一次上海博物馆,由此开启了博物馆之旅。”现在,她每个月都要找个周末带孩子去趟博物馆,声光电高科技的立体展示让展品不再仅仅是玻璃橱窗里的死物,“博物馆让孩子直接触摸文化。”一年多来,母女俩去博物馆不下15次。
“博物馆不是普通的旅游景点,而是一个需要反复去的地方。”张女士越来越体会到博物馆的魅力。以前到周末总想带孩子出去旅游的她,如今觉得“周末进博物馆是孩子快乐童年的组成部分”,“那些文物背后的故事非常有意思。”
上海的一些涉外学校也是上海博物馆的“常客”。他们经常组织学生前去参观,并让相关任课老师在参观前设定一些题目,比如“为何东方绘画多用线条表现,而西方绘画却多用块面”。孩子们带着问题参观,每次不求看过全部展品,只求能触发思考,因为“少食多餐,才能将文化大餐全面吸收。”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