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科研人员紧盯显示屏,分析各类测试数据。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太阳帆板徐徐展开,各种仪器顺利开机--我国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首发星在空中摆渡车推送下,顺利进入离地面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并开始工作。
这意味着我国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三步走”已迈出了第三步--到2020年,由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0颗地球倾斜轨道卫星组成的北斗系统,将实现全球导航定位。从此,时间与位置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将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昨天,这一消息从西安卫星控制中心传来,负责这颗卫星研制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科研人员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在研制它的1200多个日日夜夜里,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1岁的年轻团队,几乎把一年当两年用,研制计划从周一排到周日。北斗新星发射的那天,他们终于可以告诉家人:“这就是我为之起早贪黑、忍着与孩子分别的泪水而努力的那颗卫星。”
北斗实现“天上对话”
时间与位置,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又是信息时代的巨大市场。在美国主导的航天项目中,GPS所牵引出的民用市场是最巨大的。
1994年,我国开始研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如今已上天的16颗北斗卫星于2012年底完成了亚太组网。从这颗星开始,北斗将向全球组网迈进。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副主任、北斗导航总设计师林宝军说,目前北斗导航的精度达到5-10米,而且未来北斗所组成的全球网络,可减少对地面基站的依赖,实现“天上对话”。
令人惊讶的是,完成这一任务的这支81人的团队中,75%是“80后”,其中又有61%是“85后”,从未有任何卫星研发经验的人占了大多数。
导航副总师沈学民说,这支队伍尽管年轻,却有着非常一致的价值取向。2012年,李绍前从哈工大一毕业,就进入北斗卫星研发团队。与外企相比,这里工作忙到没有双休日、薪资并不高,可他却感觉比在外企更有意义:当看到自己的设计思路真的会用在卫星上,还随卫星上了天,这种成就感难以言喻。
为了这颗卫星,卫星姿态控制主任设计师熊淑杰从北京来到上海,当时她的孩子只有3个月大。当3月31日北斗全球组网星发射成功后,她才告诉家人:“这就是我做的那颗卫星,它的名字叫北斗。”几乎在一瞬间,她获得了家人的理解:“这确实值得一生投入!”在小卫星团队中,不少年轻人都能讲出类似的故事。
创新赋予卫星美的灵魂
“苗条”、“优美”是不少卫星专家看到北斗全球组网星之后的评价。根据国际卫星的划分标准,1000公斤以下的卫星被称为小卫星。848公斤的北斗新星完全当得起“苗条”之称,更轻的体重意味着更低的发射成本。
在航天领域,对于器件上天,有着严格的规范,就怕设备上天后无法正常工作。创新与规范似乎有着天然的矛盾。在航天领域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每颗星上使用的新技术一般不超过30%。可这颗北斗星上采用的新技术达到了70%。
这是如何做到的?林宝军说,关键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他解释,一般做工程的人信奉工匠精神,即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个步骤,可他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些步骤后面所蕴藏的逻辑?一旦弄明白了这个逻辑,创新也就自然产生了,而这种创新的灵感会赋予机器以灵动的美,使它有了“魂”。
在这颗北斗新星中,就蕴含着卫星设计思想、管理形式的整体变革。林宝军说,原先设计卫星是按照姿态控制、热控制、结构、能源等分成十几个分系统,再把各个系统组装到一起。“虽然分工清晰,却难以优化。”于是,他大胆尝试按照功能链划分的新方法--仅从计算机来看,一颗卫星上,原本各系统需要20多台计算机控制,现在优化为1台。
林宝军坚持,要用做艺术品一般的追求,去研制卫星。这将是技术精益求精的动力--在大胆创新优化后,这一改变还使卫星的安全性能大大提升,因为节省下的空间,允许卫星带更多备份设备上天。
实现创新还需坚持严格的技术验证。为此,研发团队聘请了十几位经验丰富的航天老专家作为顾问,同时在技术验证上采取了最严格的标准。
质量部有位年近七十的“老法师”季海潮,他的“火眼金睛”令所有人叹服:每次他都会拿着放大镜,仔细检查产品的电路板,出现多余焊珠、焊接不规范,都逃不过他的检验。“他总能从别人看不出问题的地方,找出一二十个问题。”导航总师助理龚文斌说。
最终,这颗北斗新星上,共采用了一百多项新技术。
几乎把一年当作两年用
从2011年10月26日立项,到今年3月30日发射,短短3年多时间,将一纸任务书变成一颗全新的卫星,用负责导航综合计划编制的沈苑的话来说,只有一个字“赶”。在制定研发计划时,她连双休日也排上了。“去年国庆前,为了让协作单位能够放上假,总师们几乎每天加班到凌晨一两点,终于在10月1日凌晨4点完成了样品验收。”她说,后来为了保证科研人员的健康,每周强制放假半天,且规定每天晚上加班不可超过10点,回家只许叫出租车,不许自驾。
曾有一次,劳动部门请研发团队统计工作量,没想到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几乎每个科研人员一年都工作了400多天,扣除节假日,几乎把一年当作两年用。
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当火箭上保护卫星的整流罩即将合上时,负责质量的崔佳忍不住流下了泪,她赶紧擦干,说:“再多看一眼吧!”因为陪着这颗卫星的每个零部件,她度过了不知多少个测试的不眠之夜。
北斗新星刚成功入轨,新的研制任务又下来,这支年轻的队伍又将投入到新的奋斗中。
林宝军说,北斗卫星是业务星,与科学实验卫星不同,必须保证大批量卫星都做到质量可靠、工作稳定,寿命长达10年以上。“我们不仅让中国百姓,也要让全球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采用北斗导航系统。”他说。
文汇报记者 许琦敏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