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周其俊)“通过监测和评估,不仅能确保所实施的公益项目顺利进行、按质按量地完成,同时还能给机构日后的操作提供改善的依据,真正做到促进公益机构能力的提高。”日前,由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举行的以“同参与、共成长”为主题的沙龙上,浦东新区老年协会会长黄幼兰回顾说。
近几年来,在公众持续呼吁“透明”的背景下,社区公益招投标项目的“阳光”运作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公益评估也被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和公益机构所接受和应用。
作为国内首家民办非企业注册的公益支持机构,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从2012年开始连续三年受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指导中心的委托,担任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上海映绿”总干事许田告诉记者,作为国内首家民办非企业注册的公益支持机构,评估根据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的《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绩效评估导则》评估标准体系分6项指标,总分100分。记者发现,“上海映绿”三年共评估的144个公益中,多在85分到95分间。
“评估机构需要通过工作简报、沙龙等形式,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及时沟通项目实施中的成功经验与主要问题,收集资助方与中标机构对评估工作的意见反馈,提高信息交流的及时性与有效性”。许田与项目主管栗吉冰结合大量的数据分析,以机构自身成长为时间轴,在总结三年评估业务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评估的做法与价 值、分享评估发现的问题与建议。
沙龙上,“映绿”还邀请了三家被评估的机构代表,从自身角度谈感受。“评估应当从项目规划开始就介入,贯穿前后。需求评估要明确解决的问题,过程评估能发现问题并及时改善,结果评估能发现目标的达成情况、管理经验及可持续性等。”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教师梁昆指出。
沙龙特邀了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工作系教师姬中宪担任主持,浦东新区社区建设指导中心社区建设科科长耿小梅代表项目委托方来分享项目评估的意义及必要性,上海复馨社工事务所总干事刘勇总结了现阶段大陆公益服务的“共进”评估模式。
“公益项目的评估,对内涉及项目的管理与质量的保证,最终影响到公益组织的执行力。对外,则是让社会公众了解公益项目的最终结果,直接影响到公众对公益组织的评价。因此希望更多的公益项目能够有科学评估的意识,合理地选择指标,严格地测量数据,系统地建立资料。这样,我们的公益评估才能一步步走向科学化和 专业化。”“映绿”董事长庄爱玲在总结发言时强调。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