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在德国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美国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手持金熊奖杯。大屏幕上显示未能到场的伊朗导演贾法尔·帕纳希的头像。
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54岁的伊朗人贾法尔·帕纳希在国境线内外享受截然相反的待遇。伊朗国内没有承认他,但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他是红人。因此,当北京时间2月15日凌晨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落幕时,出自帕纳希之手的《出租车》擒获最大奖金熊奖,但奖杯却因导演获刑而“无人认领”。
获刑6年的伊朗导演
作为伊朗电影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之一,帕纳希早在1995年就凭借处女作《白汽球》摘得第48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技惊四座。此后,他携《循环》夺得过第57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又凭《生命的圆圈》将戛纳金棕榈收入囊中。而在柏林,《越位》和《闭幕》先后为他赢取过评审团大奖和最佳剧本奖。
有评论说帕纳希影片中充斥的伊朗社会问题戳中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兴奋点,故而屡获关注,但他却在伊朗获刑6年。
《出租车》的定性也让获奖颇多争议,鉴于其独特的架构与创意,影评人热衷于探讨它究竟是电影还是纪录片?
两部架设在汽车仪表盘上的固定摄像头,就是影片的全部拍摄工具。绝大多数时间,镜头对准车内,在司机与乘客间切换,只在个别时候转向车外短暂跟踪人物的活动。由于片子被设定在出租车这个狭小的空间内,所以故事注定无法波澜壮阔,最有力量的元素就只剩下语言。然而,同质化的场景、既定的角色分工,极易让纯粹的辞藻显得枯燥或聒噪。
是帕纳希愣将喋喋不休润色为情感充沛,将严肃说教演化为举重若轻。片中,导演亲自出镜,化身为司机,驾驶着一辆黄色出租车穿梭于德黑兰街头。教师、自由写作者、盗版DVD商人、车祸重伤的男人、倔强迷信的老人……各式各样的人闯进帕纳希的“流动摄影棚”,五味杂陈的人生填满镜头内外。在汽车内这个奇妙又封闭的空间里,“乘客”的每一处细微“表演”都被放大。最终,只凭一连串真实、普通的路人甲乙丙,帕纳希便拼凑出神秘国度的社会百态。
这叫人想起2011年导演的另一部作品《这不是一部电影》,或许,《出租车》也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电影,但极简的拍摄手法、平凡的叙述力量,却震慑了人心。
被质疑的新锐特质
《出租车》的实验气质一览无遗,其他奖项方面,小众影片亦成为获奖主力军。
同获最佳导演奖的是波兰女导演玛高扎塔·施莫夫兹卡与罗马尼亚人拉杜·裘德,前者将镜头对准了失去爱人的群体,后者则祭出一部关于巴尔干半岛的西部黑白电影。最佳艺术贡献奖(摄影奖)也开出了“双黄蛋”,分别颁给了134分钟一个长镜头的《维多利亚》与超现实意味浓郁的《电子云层下》。很明显,名导大腕的作品在本届柏林电影节并不受追捧,泰伦斯·马利克的《圣杯骑士》、博努瓦·雅克的《女仆日记》以及姜文的《一步之遥》全都颗粒无收。
新锐导演,洋溢着文艺与个人化表达,这似乎成为柏林的最爱。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小众作品在柏林获奖后,它们的上映机会有几分?2010年,秘鲁导演克劳迪娅·洛萨拍摄的《伤心的奶水》曾在柏林力捧金熊奖。这是洛萨的处女作,讲述的是一个女性自我发现的旅程,与民族性有莫大关联。只是,虽有大奖傍身,但该片却未有大规模公映,导演个人更是再无力作问世。
纵观历年获奖的新锐人选,类似帕纳希这般屡有佳作的导演并不多。对柏林而言,能从电影中看到阿尔巴尼亚山区的人们,看到危地马拉姑娘为未来而奋斗,听闻德黑兰街头的冲突与人民的日常,作为电影节,它已“功德圆满”。至于那些被柏林赋予光环的新锐,怎样让自己头顶光环拓展事业,一切与柏林无关。
相关链接 第65届柏林电影节获奖名单(部分)
最佳影片金熊奖:《出租车》
评审团大奖:《神父俱乐部》
最佳导演:杜拉·裘德(《喝彩》)、玛高扎塔·施莫夫兹卡(《身体》)
最佳编剧:帕特里克·古兹曼(《珍珠纽扣》)
最佳男演员:汤姆·康特奈(《45年》)
最佳女演员:夏洛特·兰普林(《45年》)
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