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至,奉贤区金汇学校的艺术楼里却热闹非凡:每天都有学生到这里练钢琴、弹琵琶、玩吉他……两年前,学校成立新世界百货@音乐彩虹乐团,给每个学生提供接触音乐的机会,让学生找回自信、找到兴趣、架起亲子沟通的桥梁。如今走在校园里,钢琴声和笑声,会从每个教室里传出来。
每个教室都有一架钢琴
奉贤区金汇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其中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占学生生源的80%。2012年初,感动于该校校长洪玉龙四年的云南支教经历及其扶贫奉献的大爱情怀,上海电影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系把30架钢琴捐赠给了该校。于是,金汇学校的每个教室里都有了一架钢琴。每周,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的张黎明也会义务来到学校,教孩子们弹琴。
2013年6月,在奉贤区教育局的牵线搭桥下,学校得到了香港新世界百货的赞助,组建了@音乐彩虹乐团。乐团包含2个合唱团和14个器乐队,中式乐器如琵琶、古筝、笛子,西式乐器如钢琴、大提琴、吉它、架子鼓等不一而足。全校300多名学生几乎都参加了乐团。学校还把乐团的课程教学纳入到了小学部“快乐星期五”活动课程和初中部每周一的拓展型课程中,确保了学员的学习时间。
音乐的萦绕,让原本单调的校园生活丰富起来。学生周晶晶《学琴日记》中写道:“9月份的第一节钢琴课,我依然还深刻记得是一个叫常飞的男孩子,他似乎比每一个人都要认真,他对钢琴的热爱我也暗暗敬佩着,他的努力使得我也想一直前进。”
音乐,让孩子们爱上学校
让学生学习音乐,不少班主任有些担忧:乐器练习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会影响学习吗?而实际情况是,学生们不仅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也促进了学习。
“报名学琴前,老师会跟学生约定好,作业完成才能去练琴,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教科室主任潘水英说,为了能赶在下午2:30之前完成作业去学琴,很多学生午休时间就积极询问任课教师当天的作业内容,遇到不会的题目就马上找到老师咨询。“不少外来务工子女本来寒暑假的时间都浪费在网吧里打游戏,现在他们更喜欢到琴房练琴。”
潘磊原本成绩并不好,却对钢琴情有独钟。即便是假期,他也每天骑车半个小时到学校来练琴。2013年9月,潘磊荣获暑期“中国好作业”--艺术实践类银奖。毕业后,恋恋不舍的潘磊问潘水英:“老师,毕业了我还能来练琴吗?还可以参加学校的演出活动吗?”
音乐成为亲子沟通的桥梁
负责教授金汇学校萨克斯声部的谢冬雨说,金汇学校的外来务工子女与农村孩子比较多,虽然他们接触音乐比较晚,但对音乐的态度和热情却一点不比城区的孩子们差。他们只是少了这样一个走进音乐的途径与平台。
为了激励学生,学校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每隔两个月,学生们学习了新曲目,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们集体表演,并邀请家长到校观看。”潘水英告诉记者。
五年级1班丁依琴家长很感慨:“我家的孩子是学萨克斯的,她经常回家和我交流在学校吹萨克斯的感受,也会吹给我听。自从她妈妈去世后,我很久没看到她那么开心了。当初听说学校有免费学习乐器的机会,我还不大相信。后来开了几次家长会,亲眼见到孩子表演,我打心眼里感谢学校为孩子提供了这样一个接触音乐的机会。”
学生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将这份大爱传递给了更多的人:镇文化节,他们赶赴金汇镇文化广场,为大家倾情演绎;端午节,他们前往金汇镇阳光之家,为智残人士送去了文化食粮;节假日,他们把美妙的旋律送给了金汇镇敬老院孤独的老人们……音乐,也促进了学生德性成长。
文汇报记者 张鹏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