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谷苗
主要嘉宾:
肖焕禹 上海体育学院 教授
王跃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汪晓赞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崔树林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教授
应由全社会共同“埋单”
汪晓赞: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其实不能全由学校体育来“埋单”。
体育教育本身的确存在一些问题,除了课内激发兴趣,还应关注课外锻炼习惯的养成。我们的体育课多停留在让学生动起来的层面,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体育,通俗说就是扫“体盲”。理解了内涵,形成了文化,对学生兴趣和习惯的养成有利。
然而,体育老师也有他们的苦楚。有学生长跑猝死,就取消长跑;出现学生摔倒,单双杠就只用来晒被子。有危险性的内容,体育课本不该放弃,而应教会孩子如何规避风险。但现实却是,情愿不作为,也不要出事情。因为没有足够的法规条例给予保障,也很难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其实,从养成课外体育锻炼习惯而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超过学校,尤其是父亲对孩子的运动习惯影响最大。根据一周的跟踪测试,通常学生周一身体活动水平最低,周二至周五逐渐上升。这说明,学校体育起到一定效果,但学生周六、日回家后,因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足够的体育活动,周一回到学校又从“零”开始。必须转变家长的行为习惯,才能达到帮助青少年改变行为习惯的目的。
肖焕禹:青少年体质下降不能都怨体育老师。
体育课并不等同于体育。体育课是按照教学计划,让学生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但通过体育课就能提高学生体质?显然不够。还需要由体育课延伸开,让青少年在掌握了运动技能后,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自我组织、管理和发展,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这是全校老师、家长和整个社区、社会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体育课的问题。
王跃:一堂体育课与学生的健康有关吗?能改变学生体质水平吗?未必。
青少年体质健康是社会综合因素的表现,是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如果一名学生饮食不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没养成,玩电脑一宿没睡,早饭也没吃,这时体育老师让他参加锻炼,岂不反而会出问题?
而且现在的孩子都是“一家之主”。照理,体育教育应该严格一点,要说跑步会猝死,那走路也有可能。但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下,体育老师很被动,得不到舆论支持和相应保障,自然就选择回避。
青少年体质下滑是全社会的事情。单靠体育老师,改变不了功利的现实。
体育回归教育要做“实”
王跃: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统筹设计,关心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发展。
教育方面,应对知识结构实行目标化管理。在什么年龄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才符合教育规律。
当然,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我们目前还只能采取考试的办法。那么,可以为文化考试设计一个标准,体育也设定递进式的量化标准。用一种制度来保障,全社会监督,让青少年不再功利地忙于应付考试,而是遵循成长的基本规律,全面健康地成长。
体育方面,应改变过去“攻坚战”的做法,真正回归到教育中来。中国发展到今天,不需要再用奥运金牌来证明强大。既然校园是各行业后备人才的基地,为什么体育要违反规律,总要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如果把练体育的孩子游离在国民教育之外,要么站在塔尖,要么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和人才浪费。
有了后备人才培养的定位,学校体育就应是宽泛的。要提供给每位学生参与运动的机会,提升学校体育氛围,这样才能真正夯实、拓宽基础,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也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同时,学校体育不能走到竞技体育的主战场,不能从台后走到台前,还用金牌和成绩去考量。
体育和教育部门,要把工作真正做“实”,通过法律、行政措施、学校文化建设等,对满足学生体育活动需求进行固化,而不取决于谁重视或不重视,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崔树林:让体育公平惠及所有学生,体育回归教育,说起来简单,但要把这一理念真正落实并不容易。
两年前,上海冰壶队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立。虽然组队时间不长,队员都是普通在校学生,但这支真正的“学生军”在全国比赛和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都有不错的表现。
相比于成绩,更重要的是冰壶运动在校园里的普及,以及学生通过这项运动在体能、心理、团队精神等各方面的收获。我们面向广大学生开设冰壶课、建立冰壶俱乐部,积极搭建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也尝试在松江大学城进行区域发展,让这个特色项目惠及更多学生。
让体育真正回归教育,金牌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孩子们从小就参与、体验、喜欢上体育,其中优秀而又有兴趣者加入竞技比赛的阵营。这样一来,增强了学生体质,形成了文化氛围,达到了全面育人的目的,竞技体育选材面也自然拓宽。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