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落幕的第十五届上海市运动会,首度以青少年作为参赛主体,在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同时,带动青少年体育课外活动开展,体现出对于青少年体育和体质健康的重视,以及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理念。
青少年体质连年滑坡,根源究竟何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哪些误区?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一现状?本报携手上海体育学院举办第11期“体育沙龙”,邀请沪上学者一同为青少年体质“把脉”。
■文汇报记者 谷苗
主要嘉宾
肖焕禹 上海体育学院 教授
王跃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汪晓赞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崔树林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教授
评价体系逼出功利拼分
汪晓赞: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到什么程度?有数据表明,子代平均寿命比父代短五年的情况将首次出现。在营养、卫生等生活条件都在提升的情况下,为何寿命还会缩短?因为缺乏体育活动已成为生活常态。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不少与青少年体质、学校体育等相关的政策,这在全世界并不多见。然而,落实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像“每天锻炼一小时”,家长虽说坚决支持,但提出这一小时必须在学校锻炼,不能在家里。因为担心“如果我的孩子锻炼一小时,别的孩子在学习,在学业上可能就输在这一小时上”。如此想法有些可笑,却反映实际问题。
王跃: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提升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可为何不去做?因为“唯分数论”的教育并未根本改观,在这根“指挥棒”下,体育活动成为“讲起来是重要的,做起来是次要的,忙起来是不要的”。
孩子们早起晚睡,周末还要补课。文化考试题海茫茫,学生陷在苦海里出不来,大家都抱着多提高一分是一分的心态,很功利地花时间去拼分数。
而在日本,高中棒球联赛非常火,我们认为的上课时间,大批学生在球场观赛。我很纳闷,孩子们不用学习?当地教授表示,学生的学习任务早完成了,过度学习是对人格健全发展的侵害。
如果我们不改变现有的人才选拔机制和评价体系,永远只能被“逼”着走。还像从前那样,“唯有读书高”、“学海无涯苦作舟”,那么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只能是一句空话,青少年体质滑坡恐怕还将持续下去。
肖焕禹:多年前,我随课题组去农村,在县城开家长会的一幕至今难忘。当我讲述完体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一位家长说:“老师,不要跟我讲别的,考啥你教啥。”提到孩子近视问题,家长又反馈:“我孩子只要能考上大学,瞎了也不用你们负责任。”
直到现在,考什么学什么,还是核心问题。在生存环境竞争激烈、教育机会本身又不均等的环境下,应试教育没有太多改观,学生、家长、学校还是围着考试和升学的“指挥棒”转,总认为“只要学习好,锻不锻炼不重要”。就像竞技体育的“唯金牌论”,衡量标准不改变,只会导致畸形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全面育人体育不可或缺
汪晓赞:蔡元培先生提出“健全人格,首在体育”的理念。学生要全面健康发展,包括身体、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体育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
而体育与智育发展的关系,我们有实验数据:每学期派八名实习生,帮助无锡一所四星级重点高中每天上一节体育课。三年下来,学校高考升学率提升九个百分点。说明每天一节体育课并不影响文化学习时间,反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肖焕禹:体育是“五育”中的一育,真正把体育纳入到教育,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张伯苓先生曾说:“不懂体育者,不可当校长。”他认为,近代中华民族之大病有“愚、弱、贫、散、私”五端,其中“弱、散、私”三病均可通过体育来根治。这些观点,到现在仍有很大意义。
体育本应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提高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和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培养人的团队精神、规则意识、意志品质,塑造健全人格,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长久以来,我们形成观念上的怪圈。由于体育与教育的分离,运动员没有得到好的教育,被贴上不学习的标签,给人留下“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印象。反过来,更多人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人才会去练体育,而练体育就是耽误学习。事实上,美国、德国都已通过实验证明,体育不仅不影响智育发展,正确处理两者间的关系,还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崔树林:教育以育人为本,把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体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以我校“三元一体”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为例,通过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的平台,学生被赋予球员、教练、经理、拉拉队等不同角色,自主管理、积极参与和运作,既加深体育体验,增强体质、掌握技能,更培养了团队精神,塑造良好心理品质,提高了沟通交往和组织管理的能力。全面育人的功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体育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可或缺。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