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明天也将面世。很快,高三考生最为关心的高校自主招生相关政策,将随之落地。
对于2015年和2016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全心备战高考,必须是眼下最重要的事。因为记者获悉,明年起自主招生都将在高考后进行,并以高考成绩作为参考依据。而对于高考改革试点的上海和浙江来说,2017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其学业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都将成为高考录取依据。
高校:传递高校招生和培养理念
“新的学业考方案和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与复旦大学过去十几年实行的‘千分考’选拔标准是一致的。”复旦大学招办负责人丁光宏教授说,“利用高考这根指挥棒,使学生不再偏科,在高中期间完成全人培养,这是此次高考改革的要义,也向大学传递了人才选拔的新理念。”
很多学者认为,学业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选拔依据,将促使学生和学校更加重视过程,不再为追求最后一个分数的结果,而放弃很多别的学习机会。
此前,学业考已经在不少地区试行,但按照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只有上海和浙江两地将于2017年试点将学业考成绩纳入高考录取依据。据悉,从今年开始,上海将根据考生的学业考和高考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不断完善改革中的高考制度。
“但要注意的是,综合素质测评并非单指社会实践之类——综合素质的5项内容中,有一项就是学业水平。”某高校一位长期参加招生的教授分析,《意见》中关于综合素质的学业水平明确提出“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但究竟以什么来作为评价依据?是否包含竞赛成绩?这其实值得探讨。”他说。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自主招生甚至整个高考招生,将会发生高分考生没被录取,低分考生反而被录取的情况,“这会考验整个社会对于高考公平评价的标准,这意味着高校将经历一次压力测试”。某高校分管招生的副校长说。
综合素质评价是否量化,在自主招生以及高考中如何采用,也是目前高校十分关心的问题。
中学:过程性记录考验学校办学能力
按照《综合素质评价意见》,学校要对与学生综合素质相关的材料进行汇总,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
对中学来说,让学生在校期间所有选修课、拓展活动等都留有记录变得越来越重要。复旦附中和上海交大附中在今年暑假期间,就已经有针对性地对老师进行了培训,并且在校内建立起了一整套拓展活动的记录系统。复旦附中一位老师说,从今年开始,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还要在对他们的评价上有所体现。而上海交大附中今年将拓宽原有的学生社会实践方案,并为学生建立综合评价档案,让学生所有活动都有所体现。
自主招生新方案将于明天面世
据了解,新的加分政策下,所有的特长加分基本都取消,只留下了见义勇为等道德类加分。
按照上海的规定,对于高考成绩、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将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原则,即依据高考成绩和学业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现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高考成绩未来也将越来越重要。”不少高校招办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有学者分析,18日即将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意见》主要针对原本全国约90所高校的“高等学校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试点”计划。按照这一计划,这些学校每年有不超过5%的学生可通过这一方案进入自主招生序列。“这批学生人数有限,所以即便按照传说中的大学自主招生可以进行不超过两门学科的考试,影响面也不会太大。”有关人士称,对于牵涉面更大的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985高校的高考自主选拔录取试验方案,则尚未有最终结果。这两校的自主招生改革方案有可能将被纳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方案中审批。
文汇报记者 姜澎 钱钰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