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舞蹈队”在练习新编排的舞蹈。本报新媒体中心 林优岳摄
“来来来,再走一遍。”陈生洪招呼着伙伴们。话音刚落,手打节拍响起,56岁的他踏着小碎步,摆起手位,端出一个专业的舞蹈亮相。一招一式,观者喝彩。“今天室内排练,若在室外,那就是掌声一片。”72岁的倪炳堃开口。
平日里,老倪和老陈都是长风社区文化中心“老头舞蹈队”的骨干。哪天他们在社区广场里表演,一定会有阿姨妈妈们列队鼓掌。阿姨们起初不服气,“老头舞蹈队”?从来没听过。可围观鉴定后,女同胞个个心服口服,“爷叔也有童子功啊”。
当年,跳跳国标舞已是“老头”们能接受的舞蹈底线,“尤其像什么民族舞,脚尖要踮起,表情要到位,别说大老爷们做不到,阿姨们又有几个能做到位?”这般心理转变的过程,倪炳堃是颇有发言权的。12年前,老倪是被居委会干部生拉硬拽上了舞场。他至今记得,为了弱化跳舞的概念,阿姨们一口一个“做操”。居委会干部告诉老倪,市里要举办老年运动会,女同胞们蹦蹦跳跳的团队太多,社区想要别出心裁,就发动大家推荐身边的老先生们排练一个团体操。手杖舞被叫作了“手杖操”,曾在厂里担任党委副书记的老倪总有些顾虑,生怕被老熟人见到。居委干部们动之以情,创意好、别致、健身都是大家能想到的说词。最后,干脆晓之以理,“倪书记啊,为社区争光的时候到了。”好说歹说把老倪劝到了排练场。
可出乎所有人意料,也让倪炳堃自己没想到的是,这一看,看到了内心久违的文艺梦。在厂里时,老倪分管宣传工作。因为恰好赶上一批文艺兵复员进厂,厂里的文艺水准几乎一夜间就上了台阶。“每次局里汇报演出,厂里的成绩都是数一数二,一曲芭蕾舞《红色娘子军》跳得有模有样。”身材颀长的倪炳堃自述,年轻时他也有一颗文艺的心,可无奈站在一大批准专业演员堆里,自己不好意思班门弄斧,只能长期为文艺小分队“打打杂”,做做外联,“偶尔客串几下已经心满意足”。他曾以为,随着天增岁月人增寿,自己不会再有被舞台追光聚焦的时候。但那次在排练场边第一次见到手杖,看见那根类似拐杖的东西,他有一瞬的失神,怎么居然在上下翻飞的缭乱中看见当年的自己。他当即决定,学习“手杖操”,重拾往日情。
12年来,老倪比上班时更忙了,全因为跟他一样被手杖操激发出年轻时文艺梦的老伙计们不在少数。从最初七拼八凑不满十人,到现在三四十号人风雨无阻自发排练,手杖操渐渐华丽转身成了手杖舞,还衍生出民族舞、现代舞,大家干脆给自己起了“老头舞蹈队”的名。“没什么可避讳的,我们就是老头,聚集到一起就是为跳舞。”73岁的华逢蔚是老队长,10多年前,他跟大伙儿一起从基本功学起,从听节拍练起。每周做的最多的功课就是找电视里的歌舞节目模仿动作。而现在,他们依旧喜欢看舞蹈演出,寻找编舞灵感。让华逢蔚最得意的事,是跟着大家跳出社区,跳进大公园,更跳上了市民文化节市民舞蹈大赛(广场舞)决赛的舞台,每到一处都会掀起一阵“老头舞蹈队”的旋风。
记者手记 舞蹈营造出温暖的市民文化
能在古稀乃至耄耋之年圆了少年梦,对“老头舞蹈队”的各位来说,要感谢社区文化中心打开方便之门,更要感谢与自己有着相同梦想、风雨无阻聚合起来的老伙伴们。
记者在采访中深切地感受到,经过12年的风风雨雨,“老头舞蹈队”的队员们已经从当年社区里彼此陌生的路人变成了今天能够促膝谈心的好街坊、好朋友、好知音。舞蹈队就像个家,无论哪位家人有难处,大家都是最坚强的后盾,谁家有点事了,谁病了,都会是彼此的牵挂,每一位队员都像身体里的一个细胞,彼此支撑、相互关爱。
“老头舞蹈队”刮起的旋风让人眼花缭乱,这些最最普通的市民自发相聚,通过舞蹈形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不仅让自己曾经的梦想成为可能,也用舞蹈的热情鼓舞着身边每一个人,渐渐地,有一种东西涌现出来了:那就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新时代的市民文化。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