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某街道考核新进基层的年轻干部,却听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反映:有居民说“这个干部‘不灵的’,三天两头见不到面,说找他‘上微信’”。而驻区的外资企业员工却说“这个干部真不错,每天上班打开电脑,他的沟通邮件就来了,不打扰我们正常工作”。
年轻人做基层工作,搞信息化、讲专业术语,那是他们的强项,但真要应付起那些婆婆妈妈、千头万绪的基层事务,“短板”立刻显现——话语体系不对,没有关系网不会借力,不懂举一反三……这都需要补课。在年轻干部陆续进入居民区以来,一些区县开始探索为基层的那些“愣头青”进行“系统补钙”,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在长宁区的“俞静居民区社群工作室”里,十多名来自基层的年轻干部正在学一堂基础课——如何与居民沟通。
“就拿敲开居民家门作比方,有的直接喊‘几零几’,好一点的会叫一声‘师傅’。但如果你说‘王家阿婆’、‘元元奶奶’,那对方肯定会投来热情的眼神。”老师俞静,是位有着38年社区工作经验的优秀干部,她发现,社区干部“青黄不接”,更多的“接不上”源自能力。为此,俞静自2006年起开设工作室,为新任的居民区年轻书记、主任提供系统培训。首先是基础课,学习到底该做些什么,怎么与百姓说话;其次是经验课,请来朱国萍、杨兆顺等13位“顶级老师”剖析社区难点问题;还有互动课,“教会年轻干部怎样搭平台、聚人气,给大家一个好交代。”最受欢迎的是互动教学,通过情景模拟,让学员将身边发生的矛盾编成案例,以小品形式进行表演,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由“老法师”们进行分析点评。在不断地模拟中,学员们处置矛盾的技巧和能力大大提升。截至目前,工作室先后举办21期培训班,培训居民区干部280多人。
在寸土寸金的静安区,年轻基层干部小黄曾抱怨自己的工作“绝对分裂”。“刚和辖区内的商务白领商讨完楼宇公益活动,马上又要处理老居民区的垃圾清运问题。”要改变年轻干部心理上的“偏科”,区委组织部长于沁介绍说,对于在基层锻炼的年轻干部,静安区不预设晋升路线,而是让他们在踏实的实践中为自己“累积学分”。同时,根据年轻干部经历、特长和发展方向,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路径。比如,有同志擅长与白领打交道,就把他送去老式居民区,了解高楼背后的静安。有同志习惯用微信、微博做工作,就多让他走家串户,掌握“百姓话语体系”。“只有摆正心态,才能成为大家需要的‘社区全科能人’。”一年多实践以来,很多年轻人表示,改变“偏科”,让自己获得了与以往不同的视野和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思考深度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在整合资源方面,年轻干部也存在着能力“偏科”。他们整合公益活动是“一只鼎”,在年轻人中有很强的号召力,但要整合其他资源解决社区难题,不免慌了神。不仅要让老百姓“买账”,还要令各类驻区单位、相关政府机构部门认可,摆在“愣头青”面前的最大难题是要搭建自己的“能量圈子”,为解决社区难题助力。为此,一些街道开始了尝试。长宁区华阳街道要求居委会青年干部到综治中心司法窗口、党员服务中心和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轮岗实习,参与一项具体的接待、走访等,掌握面上情况的同时建立与这些部门的长久合作关系。杨浦区五角场镇吸纳年轻干部参加片区党委工作例会,帮这些年轻人“搭台子”,帮他们与片区内各单位、机构挂上钩,了解面上情况,同时尽快整合区域资源。共和新路街道给每个年轻干部定下五个“任务包”,通过拜一名居民区干部为师、建立一份民情档案、整理一个群众工作案例、开展一项课题调研和参与一次信访矛盾化解等五个实践项目,提升青年干部的“经验值”。
文汇报记者 顾一琼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