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实录 “家长督导”活动如期而至
2014年3月26日上午,御桥小学各班校级家委会的34位成员来到学校参加家长督导活动。家长督导活动是学校家长学校的特色工作,每学期都要邀请家长督导员进校对学校的各方面工作进行督导,以此推进家校合作,提高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质量,促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
本次活动校领导热情地接待了家长督导员,张校长代表学校向家长们表示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家长们在办好大家满意的学校所作出的共同努力,同时希望家长们继续发挥家长督导员的功能,成为家长利益的“代言人”、学校发展的坚实后盾、家校沟通的桥梁。
随后,校党支部陈书记向家长督导员介绍了学校近期的发展和举措,以及获得的一些成绩;总务主任赵老师就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食堂以及校服等事项进行了解释和沟通;之后家长督导员又走进学校食堂,查看食堂的卫生状况,并和全校师生共进午餐;最后家长督导员来到各个班级抽查学生的午餐礼仪。
家长参加督导活动,认真履行督导员的职责,尽心尽职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为学校的发展谏言献策,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的客观命题,也是学校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上海市浦东新区御桥小学,对家校合作有着清醒的认知。创建于2002年的一所农村学校,当时外来随迁子女达到75%以上,学校开展现代学校自主创新和“合作探究”文化建设,实现了稳步发展。2009年学校整体搬入御山路万科社区,要想在社区中赢得声誉,必须打开校门办学校。同时,在校生家长受教育的层次明显提高,特别是2012届一年级,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家长占80%以上,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愿望明显增强,对学校的需求也在提高,传统的家校互动已满足不了他们,家校合作需要新的形式推动。
于是,在2012学年,学校通过“让学校回归社会”,引入“顾客意识”和“公众监督”,开展“家长督导”活动,把“是否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需求”作为学校自主发展的评价之一,将家校合作推进到新阶段,试图通过家校文化助推学校发展,益于学生成长。在“管理就是服务”、“教育就是服务”的思想理念指引下,寻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开放互动、和谐发展,学校也正逐渐走向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的现代化小学。
“家长督导”,成为学校家校合作新的增长点,也成为家校文化深化的契入点。
建章立制:“家长督导”制度“规范化”
多年来,学校携手家长督导员,寻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开放互动、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家长督导员的功能,使其成为家长利益的“代言人”、学校发展的“助推者”、家校沟通的“新干线”,逐步建构由垂直型的管理模式走向开放型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
学校“家长督导”制度的建立,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通过总结,初步制定了《御桥小学家长督导制度》。此项制度在实践运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够完满的地方,如学校和家长间有些事情是突发的,如果采用正式的家长督导去解决问题,显然是滞后的,有些还是不现实的,采取变通的方式也许更加有助于事情的解决。为此,学校对家长督导制度作了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了《家长督导制度》和《家长督导员的权利和义务》。
学校对“家长督导”制度,作了具体规定:——督导制度的核心:督导活动,分为正式督导和非正式督导两种。每学期正式督导开展两次,每单月最后一周的一天;非正式督导视具体情况而定。——正式督导的内容:和学校领导交流一次,推门听课一节,和师生谈话一次,检查午餐质量一次,检查学生礼仪一次,给学校提出建议一条。——家长督导员的产生:学校家委会中成为一个督导部,在家长家委会委员中选举出家长督导员。
同时,家长督导员权利和义务规定:家长督导员对学校工作享有知情权、批评权,还有监督权、参与权、共管权和义务督促学校校务公开。家长督导员有义务广泛征求各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工作出谋划策。
实践探索:“学校制度”推动“常态化”
“家长督导制”的产生不是突发奇想,学校早在2004年结合教育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课题研究时,就推出三项制度,即《教育服务承诺制度》、《教育合作开放制度》、《教育质量评议制度》,邀请社区代表、家长参与学校的监督、管理和评价。整整8年,全校教师努力践行为家长、学生提供满意的服务,历年的家长对学校满意度测评均在95%以上,实现了良性的家校合作互动。
教育服务承诺制
学校鼓励教师“用作为争地位”,用学校主动发展赢得社会地位,每年新学年开始,校长从教育资源配置、学校系统管理、学生整体发展三方面向师生、家长作庄严承诺:“管理就是服务”,坚持依法办学,尽力为师生创设“既有亲切温馨的氛围、更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发展空间”;校长是课改工作的组织者、引领者,要给予政策的倾斜,制度的保障,用学校文化、高效服务赢得师生、家长认可。而教职员工根据岗位特点制定服务承诺书,从班级管理、教学质量、学生活动、家校沟通等向家长公示承诺目标,让每位学生得到持续的发展是教师的职责,用言传身教、真诚服务赢得学生家长满意。
教育合作开放制
学校教育的坚强后盾就是有一批支持拥护学校办学的家长,学校先后推出和完善了一系列家校合作的制度化举措:一是成立家委会——开通学校家庭“直通车”,二是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三是家长开放日活动——密切家校间联系,四是多角度家访——融洽家校间情感,五是多渠道联系——关注家校间的动态,六是创可爱家庭——塑文明形象,七是文明共建——拓展实践舞台等,使家校合作有内容、有载体、有呈现的方式。
教育质量评议制
学校推出教育质量评议制度:一是抓学校评价。每学年邀请社区有关单位领导、家委会代表来校2-3次,听取学校在办学中的成效与不足,并让他们评价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二是抓教师评价。每学年期末,学校邀请家长填写征求意见表,让家长参与对教师服务承诺满意度的测评。此外,还组织学生对任课老师的服务承诺满意度的测评,还有教师个人自评,最后由学校领导审评并将结果列入期末考核。实践证明,努力为家长、学生提供满意的服务已成为学校教师自觉的行动,已成为学校自主发展的有力抓手。
强化功能:“家长督导”运行“职责化”
家长督导员工作的运行机制,主要是通过办实事来启动的,以办实事来带动家长督导员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通过实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主要反映在沟通——协调——谋划——督促——反馈几个环节。
沟通为先。要参与学校管理,就必须了解学校的校情,了解学校的优势及困难。学校及时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的计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家长督导员也及时把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工作打算向学校反映,进行双向沟通。
协调为重。家长督导员成为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一座桥梁。家长的有些意见不便直接向学校反映,可通过家长督导员向校方提出。学校面临的困难和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也可由家长督导员向家长做协调工作,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谋划为上。家长督导员的谋划,是在沟通、协调的基础上,群策群力,想办法,出主意。一旦形成方案,就分头去落实。如一年级的亲子运动会,家长督导员通过推荐和自荐方式,担任运动会的裁判、工作人员等,这样的活动受到师生的欢迎。
督促为助。让家长督导员通过听取学校领导的工作汇报以及听课评课和师生交谈等活动,了解学校的工作,督促学校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反馈为实。家长督导员经常不断地把家长意见反馈给学校,使他们参与学校工作的管理,同时他们将从学校督导到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反馈到广大家长,有利于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互动,更好地实现服务提供和需求之间的对接。
感言 在认同中走向和谐
御桥小学校长 张莉
无论从现代教育的开放理念,还是学校制度的内涵发展,无论从家长的认同协调,还是从学校的外部支持,都说明这一点: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家校合作不是“花瓶”,而是“能源”。
学校推行“家长督导”活动,是家校合作的创新,也是家校文化的深化。“家长督导”制度的建立及其运行,培育了学校、家长间的协商民主,促进了学校、家长自治的深入发展;为学校、家长双方提供了面对面的协商沟通机制,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提高了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质量,促进了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学校民主协商政治的发展;增进了家长的信任,使家长由客体变为主体,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参与管理,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从不同侧面为学校献计献策作出贡献,从中能看到自身价值的存在。
显然,这是一项多赢的好事。
文/文汇报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