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石油的发现重塑了中东,一种具备同样价值的“矿产”或许也将给上海的经济与城市治理带来深远而积极的影响。记者昨天获悉,上海将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将手中的数据对外开放,并鼓励社会对其进行加工和运用,从而成为国内第一个作此尝试的城市。许多专家认为,在国内发展大数据,最值得关注、也最需要破除的瓶颈就是打开政府数据的“富矿”。由此来看,上海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为大数据产业预热
作为国内最大的数字地图和位置服务提供商之一,高德在它的地图中嵌入了全市加油站的数据,包括位置分布、油品种类、是否拥有便利店等信息。年内,全市数万家餐厅的食品卫生状况将被制作成“笑脸”或“哭脸”的标识,供人下载。
发展高端信息服务业是上海开放政府数据资源的初衷。根据昨天公布的计划,3年内,上海各级政府机构要“摸清家底”,解决数据资源“有哪些、在哪里、谁负责”等关键问题。今后每年,上海都会发布年度开放清单,力争用3到5年,最终形成数据开放的“负面清单”——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基本全部开放。
为此,上海已启动建设“政府数据资源门户网站”(DataShanghai.gov.cn),作为外界获取数据的统一入口。这借鉴了美国的经验——作为政府数据开放的领先国家,美国联邦政府运营着的Data.gov网站。目前,全球有63个国家和地区在推进政府数据开放,以此促进社会转型、带动大数据产业已成为普遍共识。
为职能转变助推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政府是最大的数据资源拥有者。然而此前,受制于各种因素,政府信息资源开放成果有限。要开放政府信息资源,必须同时具备信息化基础好、信息公开意识强、政府管理规范度高等特征。在这三个方面,上海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昨天公布的2014年度上海政府数据资源开放计划中,共涉及190个大类数据,28个市级部门,国民经济数据都位列其中,将在年内完成开放。所有自然人和法人都可以上网免费下载,甚至不需要任何认证注册。相关负责人说,这么做就是要让社会以最低的代价得到数据。专家表示,数据资源的开放也将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助推器。数据是监管的基础,开放数据资源有利于政府将部分职能转交给第三方,从而以更低的成本完成社会治理。同时,为社会提供原始数据,也凸显了政府的服务职能。
相关法规尚待完善
目前,上海已经建立了由数千万份电子病历组成的医疗共享数据库,堪称全球最大。它会不会妨碍隐私?是不是会泄露机密?目前,没有任何法规对此加以说明。
实际上,政府数据资源公开也面临同样的难题。而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法律天然的滞后性,决定了很难事先给政府数据公开定下非常详尽的准则。国外学者将隐私保护视为大数据最大的纠结,政府、企业始终在博弈。
相关人士表示,随着政府数据资源公开的推进,将来势必会进入“深水区”。也许很难出台一份独立的《数据公开法》,更切实的路径,是随着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逐步体现时代特征。
文汇报首席记者 张懿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