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藏于上海科技馆中的马门溪龙骨架近日与30多件猫科动物标本一起“挪”到了“新家”——上海新自然博物馆(简称“新自博馆”),这也标志着新自博馆的布展拉开序幕。昨天,记者在标本布置现场了解到,如何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是这次“旧店新开”的新自博馆在布展上最花心思的地方。
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告诉记者,要做到这一点,博物馆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因为,在声、光、电、影现已成为每一个新建科普场馆“标配”的今天,只有“做独特的研究”,才能让即便相同的标本,讲述出不一样的故事。
东北虎:走出玻璃箱,住进针叶林
布展现场略显昏暗,工人们正小心“拼装”黄河古象,像这种大型标本,工人们得先固定四肢,再调整标本的姿态。透过尚未拆封的透明包装纸,隐约能看到标本栩栩如生。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老馆中被放在玻璃箱中展示的东北虎标本,已在新馆中被放置在了一个山地针叶林的场景中,正向一只野猪扑去。上海科技馆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张云飞告诉记者,新馆布展搭建了不少假山、枯树、水池等,复原标本在自然中的生态场景。“标本做得好固然重要,但我们现在布展,更注重传达标本背后的故事。”
他所指的是动植物的分类和进化。新自博馆加强了对进化的表现,这和现代生物学研究越来越重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关。比如新馆正在布置的一个展区,你能看到包括深海、热带雨林、红树林、草原、荒漠等在内的地球上现有全部生态系统及其代表动物;而在另一个展区则展示了动物为适应环境而身体发生变化的“秘密”。
类人猿:3D还原人类进化之路
张云飞透露,新自博馆中有一个从猿进化到人的展区,将通过3D建模的方式,准确还原出人类的进化之路。为此,他们根据已有研究,还原出包括廊坊古猿、黑猩猩等11种“人类祖先”的头盖骨,并拍摄成一部部影片,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人类先祖如何走出非洲、发现火的妙用、利用工具与野兽搏斗……
这是新自博馆展现布展新理念的又一力作。王小明认为,布置一个展览,要给观众带来真实感,需要用大量研究来为细节做支撑。例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示北京周口店直立人,就展示了一个生态复原场景——一名直立人握着一把石头做的长斧,神色紧张地盯着远处的猎物,在他背后,一只鬣狗张开了血盆大口。美国自然博物馆客座研究馆员倪喜军说,这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场景,把北京猿人用什么工具、吃什么食物、是否会用火、他们的敌人是什么都展示出来了,有这样的细节,观众才会印象深刻。而国内很多博物馆的做法是放一尊蜡像,加一些展板说明。
而这次新自博馆的布展,又比美国同行进了一步。
“沉睡”标本:“宝藏”有待挖掘
如果布展全部完成,人们在新自博馆中将能看到1.2万件标本,但在上海科技馆中,还珍藏有28万件标本,这批“宝藏”目前还在“沉睡”。
王小明告诉记者,一支约50人的科研队伍正在上海科技馆集聚。该馆数月前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签约,以期用独特的故事,在全球自博馆中争得一席之地。这些科研人员将对馆藏标本展开深入研究,一边做研究,一边为上海科技馆的科普展览编写独一无二的“剧本”。
博物馆边研究边写“剧本”,是国际惯例。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就拥有200多名专业科研人员,相当于一个小型研究院,其专业包括了生态学、天文物理学、地质与古生物学、比较基因组学、计算科学等。当他们要开办一个新展览时,首先就是由这些专业的研究人员决定展什么,怎么展。这也是上海科普场馆为了创出特色,将要走的一条路。
文汇报记者 沈湫莎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