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件提案、42篇大会发言材料、225人次在分组会发言……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105名在沪全国政协委员紧扣全面深化改革主题,充分发表意见、广泛谋策建言。委员们的真知灼见,有针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的前瞻谋划,有立足百姓切身利益的鼓与呼,也有聚焦热点话题的冷思考。现采撷部分建言内容如下:
■谈上海自贸区 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局面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改革任务,如何用一年左右时间探索总结出一套在全国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和模式,在沪全国政协委员有话要说。
上海自贸区针对外资试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外资准入打开了第一道大门。全国政协委员段祺华认为,要尽快明确外商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有效禁止或限制外资进入到有关我国国家安全、国计民生或者公共利益的关键部门和产业,以保护我国产业和国家安全。他建议,上海可以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有关部门规章相抵触的前提下,先制定关于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的地方性法规,并在上海自贸区内推行。
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中原则上允许区内企业到区外再投资或开展业务,并提及加强对区内企业在区外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和监督。全国政协常委王新奎坦言,做到这两点有很大的挑战,如果能够解决监管问题,那自贸区的经验就可供全国复制和推广,更有含金量了。
全国政协委员高美琴则建议在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应适时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积极对接自贸区建设,适当溢出自贸区部分服务业开放领域,尽快在其他省市和上海市内其他区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局面,由点及面,尽快服务全国,实现国家战略。
■谈反腐 “打虎拍蝇”得民心盼长效
随着中央系列反腐举措的推进,“打虎拍蝇”成了百姓口中的热词,全社会期盼反腐能够持续深入,最终实现根治腐败。
全国政协委员赵丽宏认为,腐败的表现,大和小是相对的,领导眼里的“苍蝇”,可能就是老百姓面前的“老虎”。“拍苍蝇”是从源头上遏制“老虎”的产生,斩断滋生腐败的生态链,其重要性不亚于“打老虎”。他建议,必须强化监督,既要有自上而下的监督,如纪检委、巡视组,也要有自下而上的监督,如老百姓的监督、舆论的监督等。
全国政协委员蒋洪则从制度层面看反腐。他认为,腐败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二者缺一不可。单纯的内部治理有其局限性,可能一时见效,但难成长效。如何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根本上清除产生腐败的土壤,答案是健全民主政治制度,强化外部制约,切实保障人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完善根治腐败的长效机制。蒋洪建议,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国家秘密的范围和界限;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实现政府各类预决算以及公共资产、负债状况的公开和透明;尽快制定和实施官员收入和财产公示制度;公开各项法律、法规和政府的管理制度,不公开的不能生效。
全国政协常委杨健认为,深入有效开展反腐运动,是重建社会信任机制的最好契机和最有力抓手。他建议,在处理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腐败、渎职案件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以参与到调查工作中,以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督促调查尽快进行。同时,反腐案件的进展情况也应被纳入各级机构新闻发言人的发布范围。
■谈市场机制 优化配置资源向市场要活力
“只有政府用钱越来越麻烦,市场投资才能越来越活跃,资源配置才能越来越合理。”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呼吁,政府财政水龙头还得加把锁。他建议,财政资金监管除了完善现有预算制度外,还要倾听民声。在民众反映强烈的医疗、教育、科研、奖励、基础设施投资等一般项目管理上,要强化公示制度,项目的选择、招标、执行、结果都要公示,保证资金使用清清白白;对于中远期和重要项目,要逐步建立财政“公决”制度,不断推进财政民主,以保证民众在重大、特殊财政投入方面的决定权。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表述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时的“积极发展”变为了“加快发展”。全国政协委员郭广昌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兼容不同所有制,较好适应经济主体多元化、资产运营市场化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激发各种所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他就此撰写提案,希望进一步明确民营资本在竞争性领域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主导地位,改变部分国企低效的经营管理方式。他建议,引入优先股等创新手段,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应通过更多元的创新方式深入融合,既满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又保证民资拥有企业经营的话语权。
关于市场的话题,不再仅限于经济领域。从事教育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胡卫在《治理“择校热”需调动市场力量》的提案中提到,政府负责提供平等的教育服务,而对于选择性、特殊性、多元化教育需求,应尽可能交给市场,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全国政协常委郑惠强则在《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提案中指出,老有所依,单纯依靠政府推动,既不现实也不可持续,必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
■谈社会治理 安居乐业、安全和谐成关注点
针对青年职工住房支付能力不足、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差等情况,全国政协委员张喆人的建议是,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政府部门应转变观念,提倡住房合理消费,鼓励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从购房市场中分流到租房市场”。他指出,不能认为发展房地产交易市场,GDP上得快,政绩显著,而住房租赁管理麻烦,难显政绩。他建议,可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对房地产开发商和私人投资经营租赁住房实行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支持银行推出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等政策性优惠贷款方式。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住房租赁市场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租赁市场监督管理,保障“租户”和“房东”的合法权益。全国政协委员章义和关注安全生产问题,呼吁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他建议,将农民工安全培训纳入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平台,完善相应就业配套政策,把接受安全生产培训作为农民工就业的准入制度之一,鼓励企业优先录用持有安全生产培训证书的农民工,对录用无证农民工的企业给予相应行政处罚。
全国政协委员蔡建国就提高城管执法公信力提交提案。他建议,通过立法,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和明确城管法律主体资格,明确城管执法工作权限、内容和程序,加强对城管执法监督,确保文明规范执法。而对于暴力抗法等行为也应明确处罚措施,强化城管执法的权威性。
■谈生态 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全国政协常委蔡威在面向全体委员作大会发言时呼吁,要改变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的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议优先启动环保大部门制改革,解决政出多门、权责不一等问题,提高环保治理效能;通过法律和行政法规“重典治污”,提高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在政府绩效考核中的权重、落实全国范围内供应符合国四标准柴油车政策、坚决淘汰黄标车、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扭转“环境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状。
我国大部分地区雾霾横行,民众不堪其扰,委员们纷纷支招。全国政协委员丁常云认为,应着力构建绿色发展强制性约束机制、节能减排科学管理模式和绿色经济产业体系,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合理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全国政协委员蓝闽波则从专业技术层面给出建议,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促进电力替代其它能源,进一步降低城市的污染。
“寻找清洁机动车燃料取代或部分取代柴油和汽油已成为解决空气污染的当务之急。”全国政协委员蒋华良同样关注清洁能源开发。他指出,除发展超级电容车外,以甲醇基燃料驱动机动车是目前国际上解决空气污染的重要选项,也符合我国的国情和产业发展。他建议使用甲醇基燃料基础好的省市先行试验,推广使用甲醇基燃料驱动机动车,积累经验,向全国推广。
■谈文化 打造传递正能量的文化载体
近年来,韩剧受到国内观众热捧,而国产电视剧则明显劲头不足。这一现象引发了委员们的思考。一些委员认为,韩剧热衷表现对纯真爱情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善意相处,这也迎合了人们的内心向往。全国政协委员唐宁感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该成为舶来品,应该让更多真善美走进国产剧。全国政协委员段祺华也指出,影视作品可以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打造正能量的文化产品需要走群众路线,汇聚更多智慧,让群众喜闻乐见。
让孩子从小懂得真善美,优秀传统文化要走进课堂。全国政协委员汤亮呼吁,从立德树人的百年大计出发,重新审视并评估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价值,用崭新思路重新编撰我国中小学的教育大纲,全面更新中小学校历史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教育内容,重点是修订好语文、历史和政治的教科书。全国政协委员马德秀建议,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在开展思想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受到群众欢迎,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却有另一番思考:推进“三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没错,但文化需求是否都应免费?葛剑雄委员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要考虑纳税人的钱该不该花在这上面,是不是可以考虑每周一天或半天免票。这样,就可以把省下来的钱去资助真正需要的地方。”
全国政协委员屠杰关注民营非营利文化机构的发展现状。他发现,不少民营非营利文化机构兴办文化事业,面临人才、资金缺乏等困难,建议进一步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与市场化道路,通过财政杠杆进行有效引导,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步形成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投入与运行机制。
■谈城镇化 强化产业支撑优化空间布局
城镇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一些“空城”、“睡城”的出现,让委员们担忧。“产业规划和建设规划脱节,造成恶性循环”,全国政协委员高美琴指出:“城镇化绝不是盖几栋房子,需要与产业规划协同进行。”她建议,在城镇化过程中,产业规划要兼顾前瞻性和可行性,反对“唯GDP”论,放弃发展高能耗产业的思路,把重点放在本地资源能够承受的产业上。
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全国政协委员周祖翼对此十分认同。他认为,应通过乡村文化建设,重建人们对亲情、乡情与场所的联系,做到“离乡”不“忘乡”。他建议,加快进行乡村建筑遗产的全面调查和评估,对具有较高价值的村落予以紧急保护;乡村遗产保护应与乡村社会结构转型、城乡功能重新界定相适应,避免出现单纯的高档化、商业化现象。
全国政协委员唐子来就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出建议。他指出,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已接近极限,工业用地或能成为土地管理增效和减量的重要突破口。唐子来在调研后发现,划拨工业用地在一定程度上是“模糊产权”,在难以收归政府的情况下,如果不把一部分权利让出来,就会导致这些用地长期处于低效利用状态。他建议,必须寻找划拨工业用地“退出”的制度路径,有条件地允许国有企业所占用的划拨工业用地转变为出让用地,并可进行经营开发。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