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因雾霾天气频频出现引发的各种议论中,有官员曾经抛出“中国人的烹调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一说,在网上招来众口一辞的指责。不过在专业人士看来,“做饭做出PM2.5”虽然听上去刺耳,却也并非无稽之谈——研究表明,中式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其所含细颗粒物、醛类和多环芳烃等“PM2.5一族”,对健康的危害并不下与令人望而生畏的汽车尾气。
油烟危害不能小觑 瑞士《环境研究与公共健康国际期刊》上曾刊登过一篇论文,详细研究了油烟污染问题。首先,研究者将监测设备放在距灶具1米处的地方,以炸鸡为监测对象、电磁炉为灶具,在不开抽油烟机的情况下,测定了做饭前后2小时内总颗粒物和PM2.5的浓度变化。监测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做饭前(20分钟)、炊具和食用油加热(4分钟)、开始烹调(8分钟)、关火之后(88分钟)。
以炸鸡为例,总颗粒物浓度从“烧油”开始急速攀升,到刚刚关火时的浓度最高,之后浓度下降也比较快;但PM2.5在做完饭后却变化不大:前两阶段的浓度几乎没有变化,从开始烹炸时浓度快速升高,关火后20分钟才达到最大值,直到测试结束,PM2.5的浓度也仅仅比最高时下降了30%。
该研究还在电磁炉加热、开着油烟机的情况下,对比不同烹调方式和温度对污染物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启动电磁炉到停火后30分钟,用炒锅炸鸡产生的PM2.5污染最严重,平均浓度达到230.9微克/立方米,按照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经属于重度污染;平底锅煎鸡排次之,PM2.5的平均浓度是143.7微克/立方米,而如果用水煮的方式,不论食材是鸡蛋、蔬菜还是面条,PM2.5的平均浓度都只有约30微克/立方米。
尽量选择精炼油 这一简单试验显示,对于与油烟零距离接触的餐饮业工作人员和经常在家下厨的人来说,油烟的危害可不能小觑。而要想不让油烟弥漫整个厨房,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握好做菜的“火候”,同时选择烟点高的精制食用油。
专家提示,食用油加热到一定温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变化而明显冒烟,这个温度叫做食用油的烟点。烟点的高低跟食用油的种类有关,而对同一种类的油来说,精炼程度越高则烟点越高。
德国食品协会的资料显示,未精炼的食用油中,葵花籽油的烟点是107℃,大豆油和花生油都是160℃,芝麻油177℃,初榨橄榄油较高,接近200℃。各种精炼油经过精炼工艺过滤后,去掉容易使油冒烟的诸多杂质,烟点几乎都在230℃以上。
不少中国家庭炒菜时都有等油冒烟再下锅的习惯:先把食用油烧热,看到冒烟之后放入葱、姜、蒜等调料爆香,再食材下锅,炒出口味鲜美的菜肴。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刘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以前食用油精炼工艺还没普及,人们用的基本都是烟点较低的“粗油”,而炒菜的温度在200℃左右,不等冒烟油温必然不够。现在家家户户用的多是精炼油,烟点高了,再等冒烟就“过火儿”了,这既有损口感又伤害健康,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一般说来,油的颜色越纯越淡,烟点越高。刘颖还提醒说,即便是精炼油,反复用来烹调加热也会使油内杂质增多,导致烟点降低,容易冒烟。任何食用油的烟点高低也取决于自由脂肪酸的酸度(FFA),酸性越低,烟点越高。所有精炼油,比如菜籽油、葵花油、花生油、亚麻油、稻米油等的酸度几乎接近于零。
烹饪方式也要“环境友好” 比起热油炝锅,热锅凉油才是正确且健康的炒菜原则。美国生活网站“阿邦网”指出,不粘锅、无大量油烟、保持食材新鲜等都是热锅凉油的好处。但如果一定要用炒、煎、炸等温度较高的方法烹饪食物,最好选用精炼的花生油、芥花油等烟点高的油,烟点较低的油则适用于调味,或让食物看起来更鲜亮、口感更柔滑、味道更鲜美,对于初榨橄榄油而言,这样还有利于其营养成分的保持。
从健康安全的角度说,蒸、煮、炖这种以水为基础的烹饪方式比较“友好”,爆炒、油炸、烧烤之流相对伤身。出于善待做饭者的考虑,像爆炒、油炸、煎烙、烧烤等高温烹调方式,应该降低烹饪频次,做出来的食物最好用来解馋而不是作为家常饭。
从营养方面看,用蒸、高压蒸煮和微波炉烹饪,食材中的营养素流失得最少。《雀巢专业营养杂志》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各类烹调方式的营养素得失。比如,文火炖汤会损失一小部分对热敏感的维生素,也容易增加脂肪的摄入,但维生素损失量极小,再加上这种菜品是汤和“干货”被人照单全收,有利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烹调方法;沸水快煮会让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C)从食物中大量溶解到并不用来喝的水中,却是一种少油少盐的烹饪方法;烘焙会产生有毒的丙烯酰胺(虽然可致癌,却不一定会达到危害健康的含量),但保证了大部分维生素都能吃到肚子里;最不健康的油炸烹调也会产生丙烯酰胺,又有高脂肪,但同样也能保住食物的大部分维生素,甚至可能增加维生素E的含量。
文/李然然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