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寒假到来,中学生如何度过假期?郭怡琳调查发现,怎样度过假期,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选择,还受到时代变化的影响。
曾有人这样形容不同时代人对假期的看法:
50后——“收稻谷、喂鸭子,忙。”
60后——“我几乎都是在农田里度过的。”
70后——“那时候大家一起烤地瓜,就我的没熟。”
80后——“山上的果子酸酸甜甜的,又可以大吃一顿了。”
90后——“我期末成绩不错,爸妈奖励我到昆明进行一次旅游。”
00后——“今天我要上奥数班,明天要去书法班,周末还有舞蹈培训……”
60后:来不及计划的暑假
小辉是出生于60年代末期的江苏人,在她的记忆里,假期等同于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地“疯玩”,甚至没有什么规划。
“村里每周有三次露天电影,每家每户都有两三个孩子,到了假期,满村子都是呼朋唤友的喧闹声。小伙伴们一起爬树摘果子,下河塘抓鱼虾,好不热闹。”
出生在农村的小辉向记者这样描述暑期的一天:孩子们的活动时间,几乎是从早饭后就开始了。上午的活动相对静一点,大家看看小人书,或是躲躲猫猫。中午,伙伴们纷纷被父母逼着睡午觉,但不久后,孩子们便会一个接一个地偷偷溜出来。相比于上午的安静,下午的活动更具挑战性,玩水是固定项目。那时的泳池也就是个用水泥糊着的池塘,很少孩子会有基本的游泳设备,就是穿着日常的短衣短裤在水里跳来跳去,当然谁也不会真正意义上的游泳,顶多是个狗刨。
“整个小学和中学阶段,对寒暑假好像没有什么计划,反正总觉得日子过得很快,来不及计划什么。”
70后:无所事事的自由
70年代出生的小秦从小在上海的弄堂里长大,跟60年代的小辉相似,儿时的小秦从不感到孤单。从小学到中学,小秦的同学、朋友家都离得不远,玩伴特别多。每天都过得很喧闹,大家约着串门,今天到这个同学家过家家,明天去那个同学家玩沙包。
出生在城市的小秦说,那时候父母都要工作,假期没有时间看管孩子,都是放养式。顶多就是督促孩子:假期要结束了,老师让练习的字写了没?但城里的孩子毕竟没有太多冒险经历,顶多就是在小弄堂里踢足球。小秦回忆说,“有一次,一个同学在弄堂里喊,弄堂口来了蝙蝠,我们兴奋得跟什么似的,一群人奔走相告涌去看蝙蝠。”
80后:兴趣班,从兴趣开始
80年代起,社会对教育问题开始关注,各种假期兴趣班开始兴起。1983年出生在福州的小苏对此印象深刻:“那时奥数班、写作班开始出现了,但父母没有逼我上,只是每天都要老老实实在家至少练一张毛笔字。”同为80年代的小彤也有同感,她告诉记者,儿时自己学过的兴趣班很多:美术班、演讲班、小主持人班等等……尽管后来小彤“三分钟热血”的个性使得兴趣班的学习多而不精,但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很有意思。
80年代学生的家长们,文化水平一般比70年代孩子的家长高,他们往往利用多种方式激励孩子。小苏回忆说,“为了鼓励我,爸爸答应只要我写一张字就会给一块钱的奖励,这成了我在暑假里零花钱的主要来源。拿着这些零花钱,我在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证,放假的时候经常在那儿消磨时光。
90后:除了补习班就是“宅”
90后的小陈给自己贴了个标签:“宅男”。假期里,大部分时间被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占据。即使不学习的时间,也是在家里玩玩游戏或是看看书,几乎足不出户。
小陈的暑假被清晰地分割为两个部分:初中之前,在老家福建的一个村庄度过。那时候有许多玩伴,假期里,三五好友经常上山放牛、砍柴、抓蝉,游泳……初中后跟随父母迁移到上海,第一次感受到了约束与压力——周围的同学不但知识渊博,还多才多艺。初一时,小陈因为英语差,下定决心报名补习班恶补英语。后来英语成绩果然有了大幅度提高,却也从此对补习班产生了依赖心理。高中以后,但凡假期,就少不了与补习相伴。
00后:假期怎么过,家长说了算
每天都在赶作业,还要准备一场钢琴比赛,接下来还有一个英语训练活动和一场钢琴表演……虽然只有三年级,但家长早就把圆圆的假期排得满满当当。唯一让圆圆期待的,是回南宁姥姥家过年——终于有了一点可以喘息的时间。
为了练琴,圆圆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绘画,因为家长觉得,相比于绘画,钢琴对圆圆的成长更有帮助。曾有几次父母想带着圆圆去旅行,结果都是因为严格的钢琴教师没有批准而泡汤。
文汇报记者 张鹏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