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门一按,“海鸥”飞回来了
本报记者 张晓鸣
“咔嚓”一声,凝固的不仅仅是画面,还有一个时代的记忆。最近,曾经被奉为经典的“海鸥”相机,在数码时代重新展翅。记者昨天在位于松江的生产组装基地看到,海鸥已经自主研发出多款独具特色并符合潮流标准的数码相机,目前正为大批量复产做最后冲刺,预计将在春节前后推向市场。
早在1958年1月,海鸥58-I型就完成中国照相机工业“零的突破”。到2004年停产时,海鸥相机累计生产了2066万台。沉寂10年之后,那只熟悉的“海鸥”又飞回来了。
复活不能只靠“复制”记忆
第一眼看海鸥数码相机的外盒,更像是一款高端手机。纯白色的盒子,印有海鸥的中英文商标。海鸥数码相机公司总经理曲建涛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露出相机的真身。定位高端便携相机的CF100,搭载1010万像素CMOS传感器,最大光圈1.4;CK20具有2.8大光圈,24倍变焦镜头。
曲建涛告诉记者,海鸥寄托着国人的感情,但老品牌复活不能仅仅依靠对品牌记忆、符号的简单复制,而要有过硬的技术。经过海鸥上海研究院和深圳研发中心3年研究,目前已形成国内最具实力的数码相机研发队伍,聚集了涵盖机械设计、光学设计、电子硬件设计、软件系统、图像技术开发等行业的专业人才,包括博士、硕士在内的设计工程师50余名。
目前,海鸥数码相机采用航天级多层纳米涂层镀膜技术,超级防抖系统结合了光学和电子防抖技术,实现了数码照相机全天候的防抖功能。SIPT2技术是其独创的图像处理技术,具有极强的图像增强功能。另外,海鸥采用的第五代自动对焦系统,是完全自主研发的快速对焦系统,增强了读取对焦对象的速度和准确性。
混合所有制助“海鸥”复活
是什么让“海鸥”重新焕发了活力?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海鸥照相机公司几番改制,数易其主。同时,传统的照相机业务因全球市场数码相机的兴起而日渐凋零,海鸥的设备陆续废弃或拆卖。2004年,海鸥相机全面停产。
2009年,当新的投资者安国军作为一位海鸥相机的发烧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入股时,依然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和生存压力。当时,企业在职职工有1300余名,其中200多人在岗,靠生产代工一些镜片等配件勉强维持。每个月的产值200万元,而工资纯支出也要200万元,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市国资委在研究判断之后得出结论:要让“海鸥”真正复活,就必须卸掉历史包袱。在实际操作中,对海鸥的老员工进行妥善安置,转移到其他大集团托管。在妥善处置旧公司的同时成立新的海鸥数码相机公司,整合、继承、吸收优质资产;国资则将海鸥品牌作价入股,民营资本占绝对大头。这么做的初衷就是要发挥民营企业在机制、体制上的活力,重新激活这只“海鸥”。
曲建涛介绍,在投入1亿多元研发资金,经过几年的蛰伏之后,如今他们已准备就绪。按照规划,相机大部分零部件都由海鸥独立研发设计,相关核心部件与国外知名企业联合研发,然后外包给生产加工企业生产,最后由海鸥组装测试,把附加值最高的部分留住。这几天,曲建涛已在全国各地寻找经销商伙伴,希望一起打造国内最优秀的数码相机生产企业。
对此,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创办人陈海汶表达了期待。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用自己攒下的60元,又向哥嫂借来60元,买了一台海鸥4B型双反照相机,开始了摄影之路,120元在当时可是“巨款”啊。前几年,他甚至自己掏腰包买下了一条海鸥老相机的生产线,放在馆里供“同好”参观,算是收藏了“记忆”。他希望,海鸥数码相机能够延续之前的辉煌,重新在市场闯出一片天地。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