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乐团演奏家于东波为听友带来悠扬婉转的骨龠独奏《诸神的踪迹》
八九千年前的贾湖骨龠,从书本中“考古标志性发现”,变身出五声部旋律回荡耳边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1月7日下午5点,文汇讲堂159-4期《4000年前,中国的古国和王国之谜与底》的尾声,南京民族乐团著名的笛、箫、龠演奏家于东波先生在腾讯会议的屏幕上,拿起自己复制的贾湖骨龠(俗称骨笛)吹响第一个旋律时,在线的数百位全国各地听友震惊了。不知是自己身处9000年前,还是先民穿梭到当下?
由澎湃新闻网做媒体特别支持的“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系列跨年四讲,以沉浸式的尾声让全国各地的听友体验着中华文明的悠远、博大、深厚,诸多持续收听的听友眼前闪过8000年前文明起源,5000年前早期国家形成,4000年前古国走向王国的关键画面。此时,难辨古今,只是感受到同一种中华文明的力量在血液里流淌。
业内大家接力演讲,重构考古重大发现
冯时作为12位演讲嘉宾代表发表感言,呼吁向古人学习,构建有效知识体系
2022年的11月16日,讲堂公布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跨年四讲的阵容与主题,两周一次共四次历时两个月,完成史前4000年的回溯。这次由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与文博系教授韩建业担任学术顾问的策划,旨在借2021年中国现代考古100周年契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20余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带来的信史,向公众强化和普及中华文明8000年起源、5000年形成和4000年早期国家走向王国这三个阶段性成果,尤其是凸显世界文明标准中中国方案的贡献。
20分钟的特别尾声中,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作为12位学者代表发表感言。这12位学者分别是陈胜前、李新伟、吕厚远,冯时、张居中、蒋乐平,刘斌、韩建业、贾笑冰,高江涛、邸楠、赵海涛。冯时首先感谢主办方的用心——延请12位权威学者以信史重塑近万年中华文明史,是一项健全民族意识的重要工作,更是重塑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基础。
同时,他强调重建文明史的目的不是陶醉于已有的辉煌,而是“知今知未来”,“我们关心过去的五千年甚至一万年,实际是为了今后的一百年。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必然有其非常优秀之处,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要义——汲取古人智慧。”
冯时的演讲主题是“从天文学起源论证中华文明有8000年历史”,其整理稿是系列文章中阅读量最高的一篇。他由今及古指出,汲取古人智慧要注意当今的知识论构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天人合一,“古人不追求泛知识论,只需要对人类发展有益的知识。知识论是附属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这样才能长长久久地发展。”
12位演讲嘉宾两个月内齐聚文汇讲堂,做接力演讲普及中华文明史
系列讲座邀请的业内顶级专家,不仅涉及不同阶段的研究,也涉及不同地域的遗址,良渚古城和万年上山在长江下游,牛河梁代表了辽西的红山文化,石峁则代表了陕晋高原,南佐代表甘肃陇东,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史前考古研究成果也是“满天星斗”;不仅有已被公认的代表性遗址良渚、红山、陶寺等,也有正在挖掘的陇东南佐遗址。而像二里头遗址的讲述中,带入了2022年最新的10口井的发现;石峁讲解中,呈现了皇城台新发现了成百件卜骨;对牛河梁女神庙所在的九号台基打了探沟后的解读中也凸显了2022年的新发现。
除此之外,学者们对如何看待考古与文献,多学科交叉下的考古人要求,“满天星斗”如何变为“中心引领”等共性问题做了探讨,尤其在谈及如何继续做好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时,浙江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刘斌提出,“20年前,我们是以建立各地文化区系为首要目标,接下来将进行区域性、大地理单元的大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贾笑冰提出,除了实例研究外,中国特色还应包括理论和方法,并将之上升到哲学高度,找出中国在世界文明起源中的独特贡献。
横看成岭侧成峰。走出专业,考古实证成果的普及带来的是中华文明史新时代的深入人心。
听友大家踊跃互学,点燃文明弘扬意识
文汇报刊发的四期讲座版面,清晰勾勒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文汇讲堂是从学者大家到听友大家的精神家园。
出乎主办方的意料,此次参听听友的踊跃度、辐射宽度都超过预期。第一第二期的实名制报名因超过650人而都提前截止,体现出一票难求的气象。而听友分布超过25个省市自治区,并辐射至海外,其中35%来自各地考古院、博物馆、遗址管理处、高校关联专业师生等专业和准专业渠道,听友年龄分布均匀且偏年轻化,自然也有仰慕某位学术大咖而来的忠实粉丝。
于是在听友的微信主题群里,也呈现了互学互助的热闹景象。比如高江涛的微信回答中提及可参考李旻先生的论文,立即有专业学生找出了不同版本的论文,让考古小白找到了“小先生”;一些专业讲座的及时转发更是常见。例如,中国社科院考古网成了高频网站,不仅有1月14日的高研论坛信息,连1月10日“2022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的议程也被转发,当然最后还转发了报道,因为这场汇报会里就涉及了本次讲座中的牛河梁、陶寺、二里头,也有古蜀讲座中三星堆和金沙比较的直播信息。至于最新发现的新闻,更是各显神通地被广泛转发。
不少专业研究人员甘当普通听友,刚完成《红山》一书的辽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郭明告诉记者,平时自己专注本区域的研究,很想听听其他区域研究学者的研究思维,以便拓宽视野。贾湖遗址管理处主任武艳芳则动员下属的博物馆讲解员共同参听学习。陕西师大环境考古硕士孔新缘最初是被导师指派,且担负着向导师汇报心得的任务而来,后则渐入佳境。
听友代表严崟瑕(左)在云南野外发来感言,张召在上海浦东发表感想
诚如特别尾声中,听友代表之一云南大学植物考古专业的严崟瑕的感言:讲座搭建了一个知识体系框架,作为一个文博学生,更坚定了努力学习文博知识的信念和决心。另一位代表是新听友、在浦东从事统战工作的张召,他感怀讲座对树立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教育带来启发,尤其是如何中华文明从多元到中心的过程。
普通听友中,深圳的金融人吴昊天和投资人何仁提问踊跃且较思考较深入,他们与记者沟通,“就是对中华文明感兴趣,与本职工作无关。”“不想说告别,因为还想听下去。”从事留学生教学的华中科技大学教师王利芬不仅喜爱,更投入了全部时间,一本新书即将问世。而上海听友、普陀区宣讲团成员、退休工程师黄宗传感慨自己很幸运收听了全部四次讲座,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对他的主流宣讲有很大帮助。从事教育的钱新宇在提问中错把上海博物馆中西周的面具当作二里头产物,可见牵出了往日学习的储备。
更有一些专业听友主动出力,位于马鞍山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公园管理处的丁燕,主动在微信群里做“再‘看’5500年前凌家滩”的微讲座,让凌家滩玉人“红”遍了微信主题群。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杨新茹则利用专业知识储备,协助主办方出自测题。
众人拾柴火焰高。对中华文明的共同热爱,让听友们成了学习中相助无保留的“同桌”。
讲堂搭建诸多平台,合力助推普及效果
每次讲座整理稿刊发在文汇APP 后,主办方会出自测题供听友温故知新,扫各图二维码即可测试
“文明起源与形成”系列是文汇讲堂这三年中的第三个系列讲座。2020年1月疫情突袭,4月开始,讲堂在线上举办了“新基建系列5讲”;2021年,疫情稍缓,从3月27日由去年刚离世的党史军史专家刘统教授开启了“百年党史系列6讲”,五讲后,最后一讲因疫情搬入了线上。相比较,这一次的系列虽是四讲,但由12位学者担纲,涉及9个具体的遗址点,时间线长达4000年,容量更大。如何让讲座的传播效率最大化,让听友不只是“看看热闹”而入耳入心,主办方以读者为上,解放思想,开拓整合诸多资源。
首先,与听友志愿者充分利用腾讯与时俱进的线上会议技术,设计了静中有动的环节,比如个性化问候亮相,提问听友和学者合影留念等。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本系列讲座首次联手同行媒体澎湃新闻网做内容分发合作,最大程度让未到场的读者受益,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演讲稿总阅读量均突破了2000万人次。
讲座不仅送出了27本赠书,还实施了限时优惠购书,给听友提供便捷
由于考古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主办方在讲座之前会刊发预热文章,讲座中未能回答的问题从第二期开始采取学者微信解答方式,在讲座整理稿刊发后,首次出了形式较活泼的自测题,供听友们温故知新。为了鼓励听友在讲座中更好互动,每一期由各大出版社支持或主办方自己购买关联书籍,总计送出近30本赠书。在每一期讲座开始前,主办方也会联系关联遗址点,争取播放各地的宣传片,从多角度加深听友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为了有更好地宏观了解,每次预热时会播放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先生的2022年5月的访谈视频。
讲堂募集和购买了122份特别礼品,希冀无形的文明力量传递在有形的器物之中
在最后一期中,讲堂发出了捐赠遗址文创产品的募集商议,由学者牵头,上山万年的杯子,贾湖九千年的骨龠,陶寺的盘龙,凌家滩含小玉钥匙扣,牛河梁和石峁的logo包,二里头牌饰等纷纷涌向讲堂,而冯时研究员和吕厚远研究员则捐赠了自己的书籍,以精神食粮鼓励听友。特别尾声中,主办方公布了122份特别赠品,期待文明的精神力量由有形的器物深度传递。
大珠小珠落玉盘。出版社、遗址管理处,各方的合力汇成了强劲的中华文明的传播力。
特别尾声中,第四期嘉宾和特邀嘉宾冯时、长三角考古学者代表蒋乐平、张居中应邀出席,听友代表严崟暇、张召受邀出席,文汇报副总编辑缪克构(下排中)代表报社向学者、澎湃新闻网、志愿者听友和所有听友表示感谢
作为特别尾声的特别高潮,自然是文首提到的于东波先生及他自创的骨龠独奏《诸神的踪迹》。 2014年,南京民乐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乐团合作演出时,于东波发现阿拉伯地区的演奏家中也有和骨龠相似的乐器(无山口和吹口只有指孔)。2016年,他得到了秃鹫翅膀的骨头,因此自制了骨龠,吹出第一声时他也惊呆了,“不是天籁之声吗?”他即刻创造了独奏乐曲《诸神的踪迹》,并拜上海师大骨龠研究专家刘正国教授为师。从刘教授处得知,阿拉伯乐器的名字“ney”为古汉语“籁”的音译,而“籁”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解释为“三孔龠”,由此推证阿拉伯的“籁”正是“龠”的孑遗。提及《诸神的踪迹》,于东波解释,“看似说神,实际说人,把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奉为神明,讲述时代传承的华夏精神,用此曲向我们的华夏先祖致敬,让我们的文化生命更加延展。 ”
中国骨龠的发现让世界七声音阶的历史提早到距今九千年,而于东波与阿拉伯民乐人的交流,以复制的骨龠吹奏当代音乐,不就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吗?在骨龠音乐的抑扬顿挫,扣人心弦中,系列讲座的意义也向无限的时空长河延伸着。
作者:李念
照片:平渊海截屏、制图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