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2月24日下午,由澎湃新闻网做媒体特别支持的文汇讲堂第159-3期“5000年前的中华大地早期文明”成功举办,三位主讲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良渚古城发现者、发掘主持刘斌,中国人大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长江学者、南佐遗址发掘主持韩建业,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牛河梁遗址发掘主持贾笑冰均已整理刊发。
此篇为主持人就共性问题与三位学者的讨论,听众提问整理随后刊发。
“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跨年四讲的最后一讲159-4“4000年前中国王国与王朝之谜与底”正在火热报名中(文末链接),有兴趣者精彩不容错过。
三地遗址的建筑有何异同
文汇:此前我们对玉器、陶器讨论已经较多,随着大型聚落发掘的日益增多,从建筑上来看,今天三个不同方位的遗址有哪些异同?
*三地遗址建筑反映了“中心”的共性,王权与神权结合
韩建业:这几个大型遗址不太一样。良渚和南佐较为类似,都是有着比较典型宫城和宫殿的遗址。首先,核心都有30万平方米左右的宫殿区域。良渚宫殿区很多建筑,保存得不太好,但规模宏大。南佐宫城、宫殿保存得很好、结构清楚,九台之内其他区域也有很多建筑。南佐的宫殿区有一条非常清楚的中轴线。
两者的布局上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南佐对称性非常强,宫城中轴对称,九台也是中轴对称,都很清楚。良渚城也有很好的结构,但对称性比较复杂。南佐和良渚都强调,宫城在最中心,周边为大型墓葬或祭祀设施,通过这种方式将神权和王权结合在一起。
牛河梁的规模特别大、级别很高,但总体上看还是与祭祀关联更大。最近这两年发现的女神庙附近的9个山台区,包括许多建筑,但是这些建筑在如此高的山顶上,可能更多是神圣的祭祀性质,例如祭天、祭祖先。牛河梁女神庙向上似乎也有一条中轴线。
虽然三处遗址距离较远,但确实有一些中国化的共性在其中,都强调敬天法祖,强调中心,这和西方不同。西方庙是庙,王宫是王宫,两者是分开的,西方更强调神祇偶像崇拜。
*良渚有多条轴线,但无中轴线,堆高是中国文化的共性
刘斌:中国真正作为城市的中轴线,应该是在汉魏时的洛阳城出现的。良渚古城有好几条轴线,但不能称为中轴线。第一个轴线是大莫角山南边还对应着一个尚未挖掘的宫殿高台,尺寸高矮与大莫角山相近。这是一个主要的轴线是对着南边的陆城门南门;第二个轴线是西面的小莫角山和乌龟山,与粮仓差不多在一个轴线上;第三个轴线在反山和南面的姜家山,这三条轴线是平行的。因此,总体上是多条轴线的结构,主要平面布局特点表现在内环结构。核心是宫殿区,向外是内城墙、外城墙,是一个中心式的结构。
牛河梁的情况不太一样,牛河梁的重点是祭祀。目前为止,良渚还未发现完全可以称为祭祀区的遗址。瑶山和汇观山称为祭坛,位于城外山上,其与牛河梁功能相似。瑶山可能用来做观象台,后来变成贵族墓地,没有发现过真正的祭祀坑。
良渚是比较完整的地理单元,在两山之间的范围里,以城为核心。牛河梁现在还不具备完整的架构。
总体来讲,两者也有共性。一直到中国后代的高台,无论是作为贵族墓葬还是作为建筑,堆高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文明特点。从南佐新材料表明,相对来说,代表西北、东北到东南这么大的区间,他们的生业、环境差别较大,但在大的信仰体系上存在较大的共性。
*牛河梁台子更显礼仪,近山便于与天沟通,更多还待研究
贾笑冰:三地遗址的建筑异同,充分说明了中华文明的“满天星斗,多元一体”。东北、西北和东南三个地区,往大说是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各有各的特点,但在各自特点中又隐约蕴含了较为一致的内涵。比如有学者说“统治者山居”,称皇上为“天子”,代表老天爷统治天下,因此统治者要尽可能离天近,才能很好地与上天沟通。为什么叫山居?因为山高离天近,可以很好与天沟通。一些庞大、与礼仪性相关的祭祀性物品往往都在山上,越早期越是如此。后期就完全不同了。后期社会在城市规划、理念方面都有所不同。现在来看,良渚和南佐出土的物品、类似宫城的建筑更多显示出世俗的权力。
牛河梁显示出的完全是礼制性的东西。近10万平米的9个台子都与礼仪活动相关吗?每个台子功能是否完全一样,或者是否存在与世俗权力相关的遗迹?这些还待进一步研究发现。包括像南佐和良渚那样完整的聚落址的发掘等基础性工作,都有待下一步新材料发现。
三个遗址来自哪里,传向哪里
文汇:我们今天三个遗址分别来自哪里?其遗址消失后,它所代表的文化又流向了哪里?
*良渚传自太湖流域,玉琮文化传播至南北影响后世
刘斌:总体来说,良渚文化在太湖流域一脉相承,从7000多年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崧泽文化大文化圈也包含了凌家滩文化。凌家滩玉器整个体系对良渚影响非常大,而凌家滩和红山文化又有着直接的关联。
良渚文化产生的影响现在比较清楚,良渚之后长江下游发展为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其玉琮往北一直传播到西北的青海、甘肃,齐家文化,近一点的山东和山西。良渚晚期往南就已到广东。延安卢山峁那两件玉琮时代大约在良渚晚期,什么时候传到陕北很难说。从玉琮和玉璧礼器来说,一直可以传到商周。
*南佐是仰韶文化一部分,也吸收了其他地区很多因素
韩建业:南佐是大仰韶文化的一部分,和周围文化也有很多交融。仰韶文化范围很大,一直和周边地区发生交流,尤其距今6000年以后,对周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到了距今5000年左右,由于南佐是一个都邑性遗址,与周围交往更多偏向于海纳百川式的吸纳,体现在陶器制作技术、陶器原料,还有绿松石、朱砂和大量稻米的来源上。许多初步的科技考古分析显示,南佐似乎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密切关联。有人也许会问,是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太强势来影响南佐,还是南佐要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管”住?我认为都不是,应该是大型聚落之间在高级知识、特殊物产方面的互相学习交流和取长补短。
南佐是否和良渚有过上层交流?不敢确定,有几项研究指标显示是这样的。此外,陇西的大地湾四期仰韶文化确实有过来自红山文化的因素,大地湾的石璧和同一时期红山的玉璧形态相同。南佐还没有明确发现玉,玉是东方的东西,只发现了绿松石。
*红山在辽西文化内传承,吸收周边加以强化并内化
贾笑冰:红山文化是守正创新的。它延续了辽西从兴隆洼开始距今8000多年,到赵宝沟再到红山这一个大文化序列上的文化传统,比如最早的石人在兴隆洼文化阶段的白音长汗遗址开始有了,到了赵宝沟发现稍微多一点,但仍以石人为主。到了红山阶段,除了石人之外还有玉、陶、泥塑的,这是对前期的发扬光大。国内最早的玉器在黑龙江小南山,到8000多年前辽西的兴隆洼文化也有了小件玉饰品,赵宝沟文化目前不太清楚。到红山文化阶段,玉器已如此发达,并且形成了用玉制度。
这些都是在辽西文化本土传统里面传承,又接受了周边文化对它的影响。一些先进技术比如用彩陶技术来展现辽西地区传统的纹饰,把它强化了,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征和制度。
如何接着走好中国考古道路?
文汇:从11月26日的系列讲座第一期到今天的第三期,我们看到了很多考古成果,从学术上来看,中国考古人有了自主知识的生成。你们三位作为学界带头人,觉得这个领域接着再如何往下走?
*从各文化区系为首要目标的解读到大地理单元的大考古
刘斌:中国现代考古虽然是100年前从西方传入的方法,但几十年前就在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中国考古可能与其他国家不太相同。时间有8000年这么漫长,版图又有很大的区域互动,有着丰富的文化传承。所以,中国考古不能光搞一个地方,必须站在一个较大的版图和很长的历史阶段来认识问题,我们肯定还是要延着自己的道路。
不管用什么样的理论,最终还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还是要从实际的遗址出发。我个人认为,中国考古发展至今,在20年前我们是以建立各地文化区系为首要目标,现在是解读性的。接下来的中国考古将进行区域性、大地理单元的大考古,在一个区域内尽量做到更加全面、更微观地来认识、解读大的历史问题,这可能是中国考古想要解决和想要做的事情。
*中国考古学有自身特色,也有世界共性,文明需要交流互鉴
韩建业:我同意刘老师的看法。中国考古学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特别注重对中华文明历史的研究,特别注重对全国多支一体文化谱系的研究,在田野考古学、在大遗址研究方面,尤其像良渚古城这样的工作,形成了很多自己的特色,应该坚持下去。另一方面,我们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主要来自西方,西方很多理论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我们也需要向西方同行不断学习,取长补短,需要在交流中提升自己,需要有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和胸怀。
*从理论、方法上追求独创,以此看清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
贾笑冰:他们两位讲得很好,你提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大的理论问题。刚才二位都强调了中国考古学的特色,并指出现在中国考古学文化和文明已经进入到一个解释阐释的阶段。我们如何结合自己的理论方法,结合中国自己特有的文献材料,就显得很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 “5.27讲话”中也提到,所谓多学科合作,除了自然学科还有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门类的,我们要把这些相关理论方法充分利用起来结合起来,来阐释我们的考古材料。
中国特色除了实例,像良渚、南佐包括牛河梁这种独一无二的实例之外,我们的研究方法、理论方法也要突出自己的特色,通过我们的阐释把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上升到理论层次、哲学高度之后,就能清晰地看到哪些与世界有共性,哪些是我们独有的,独有的在世界文明起源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有过哪些贡献,这也是将来我们要关注和解决的比较大的方向。
整理:李念 金梦
文末链接
159-4讲堂报名|高江涛邸楠赵海涛:4000年前后王国与王朝
刘斌:5000年前后,良渚古城内外的惬意江南生活|讲堂159-3①
韩建业:南佐都邑性聚落,5000年前最大中轴线布局宫殿|讲堂159-3②
贾笑冰:5500年前,牛河梁祭祀礼仪完成史前首次制度创新|讲堂159-3③
作者:刘斌 韩建业 贾笑冰 李念
截屏:平源海 柴俊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