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演讲视频片段题目
“当手中的竹签插进土里碰到玉器时,那种硬硬的感觉,最是让人激动,而又无比好奇与期待。因为土翻起来,你不知道下面会显露出一件怎样的器物……”
1986年5月31日后三天,良渚文化的反山发掘现场,时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员的刘斌负责清理12号大墓,他描述了上面的感受,12号墓出土了迄今为止个体最大的玉琮王,重量达6500克,表明墓主身份高贵,“这是浙江的考古工作者们第一次掘到良渚文化的高等墓葬。”
作为亲历者,2006年12月,在发掘葡萄畈村所在高地时,刘斌发现了石块以上的堆土,是较纯的黄色黏土,这一细心的发现引发了2007年良渚古城的发现,内城就有300万平方米,“此前,考古人从没有想到5000年前的城市有这么大,相当于4个故宫。”
11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考古界泰斗严文明激动地说,“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他同时评价“这是继20世纪初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
2022年12月24日,已是浙江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的刘斌在159-3文汇讲堂主题演讲《良渚文化与中华五千年文化》时,娴熟的介绍背后蕴含着激动的一幕又一幕。
刘斌清理出反山12号墓的玉琮王和玉钺王(摘自《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
文汇讲堂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启动的159期“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跨年四讲,引发了全国各地专业关联听友和考古爱好者的极大兴趣。现应听友要求,在各期整理稿之外,截取12位学者演讲核心内容视频予以刊发。
刘斌、韩建业、贾笑冰平三位学者共同主讲系列讲座之三——159-3《5000年前后:中华大地上的早期文明》。
本次截取的视频片段里,在介绍了良渚古城2019年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文明得到世界公认的前提下,刘斌重点讲述了良渚古城选址特点、内外城布局和高级墓葬里玉器的发现。
点击观看视频,时长13分钟42秒
“鉴于工作原因,良渚文化我知道得很早,第一次系统了解是2020年在《考古公开课》上听刘斌老师解读,当时申遗刚成功,他脸上洋溢着自豪。”甘肃听友、甘肃庆阳市环县博物馆沈浩柱告诉讲堂,这一次系列四讲中聆听刘斌讲述时感觉熟悉又亲切,“最令我兴奋的是他们高度发达的水利系统,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开创如此规模宏大且复杂的水利系统堪称奇迹。”沈浩柱生长在黄土高原,每当雨季,当地的水土流失就特别凸显。“如果我们黄土高原的先民那么智慧,后人是否能享受其福泽?当然,良渚人的智慧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现在依然对我们有借鉴。”
2022年12月24日,刘斌线上演讲截屏
因为喜欢玉器而冲着良渚讲座而来的上海听友、上海立信金融学院党委宣传部许冰同样也感慨良渚先民利用水利的聪慧。他曾去良渚博物院参观,在没有现代机械的情况下,良渚人利用当地的山地和河道,用草泥包做建筑材料,筑坝围湖,修建了1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或者说水库。“在雨季来临时,把砍伐的树,树木放入湖中,再在湖尽头掘地泄,让木头顺水流到宫城。”加上池中寺20万公斤的稻谷遗存,许冰认为这就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的自洽。
“国信1号”配有15个养殖舱
他由此联想到青岛北海造船基地交付了“国信1号”深海养殖工船,内配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9万平方米。“这哪里是养殖啊,分明就是‘海上种地’,充分利用了船的动能和科技创新。”许冰感慨,从中既看出中华民族善于突破现有条件的自强不息,同时我们的文明也温存良善,没有血腥掠夺。“这或许就是良渚为源头之一的古文化为中华文明开创且承继至今的基因和特点吧。”
扫码自测,第三期三讲的文明知识
本期视频由合作方澎湃新闻网制作,并同步刊发。欢迎听友点看上方视频片段,也欢迎阅读全文链接,并在看完这一期三讲后扫码做自测题,感受5000年中华大地上早期国家的文明成果。
文末链接:
刘斌:5000年前后,良渚古城内外的惬意江南生活|讲堂159-3①
作者:刘斌 李念
视频:制作:王云瀚 监制:李念 吴英燕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