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建筑模拟图,图源网络
当人们开始想象,现实始终是填充我们想象的基础。常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是“敦煌学”的研究普及者葛信晔却认为经典是引领读者去寻找黄金屋的工具。经典本身不是黄金屋,但是它确实通向黄金屋的阶梯。所以她说她常常带着“经典”去旅行。行李箱里装满书籍,在当地按图索骥。
11月15日下午,葛信晔在上图分享她循着经典去旅行的心得。循着《诗经》《史记》《吕氏春秋》的索引,带上听众,看文物,一起神游秦陵。
旅游时行李箱带着满满经典的葛信晔,分享与活导游相随的益处
漕河泾之歌:水运繁荣,集市兴城
从地理位置看漕河泾,有着鹏状,在徐家汇的心脏位置
葛信晔说当你拿着一本经典在当地打开它,历史就能够立体得呈现出来。经典能够比任何电视剧、任何影视形象都更能充分展示历史、风貌、人物。一部经典就好像是一部全息成像仪,精确呈现出历史的故事。因此,旅游对于葛信晔来说是 “旅其身、游其志”的存在。
旅其身就是要亲身去旅途中体验。游其志,则是要让人的志趣在整个空间、时间中徜徉。地理、历史、文本三者的结合,是葛信晔读经典的旨趣。作为徐汇区政协委员、漕河泾新联会副会长葛信晔所写《浪淘沙慢·漕河泾之歌》是这个理念的恰好体现。
从地理上看,漕河泾位于徐汇区的中心位置、外形有如飞鹏又有如心脏。因此漕河泾之歌中有“状若飞鹏,振翅凌云万难何患。似心房,抒情送暖,合环弟兄相挽”的描述。考察历史,又有“初为集市,渐生新城。”“旧垣墙,早已烟消。”“追昔时,漕运兴家镇,漕河仓廪具”等句。因此,葛信晔在讲座伊始即强调,让古籍活过来,让名胜会说话。
秦国风物:从《诗经》里找源头
在讲座现场,葛信晔以文物之美,通过与《诗经·国风·秦风》中的若干篇目一一对应,介绍了延续至秦国的风物故事。徐徐道来,让听众不禁梦回秦国。
青铜马车:四马同行,细犬相随,其状甚威
铜车马,在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的众多文物中,可以说最为出名。当我们参观铜车马时,往往惊异于工艺之复杂,艺术成就之高超。但单独呈现的铜车马却有点远离我们的现实。但葛信晔却用《驷驖》《小戎》两首诗,带听众进入想象中的真实古代世界。
《驷驖》《小戎》两诗皆出自《诗经·国风·秦风》。其中《驷驖》描写的是襄公狩猎的情节。而《小戎》描写的则是妻子思念出征丈夫诗歌。在这两首诗中有大量关于器物的描写,最为典型的是关于车马的描述。西周时的秦国,马车是四马同行,并通过横木连接中间两匹,御者据左,六条辔绳由一人同时操控。《驷驖》中写道,“驷驖孔阜,六辔在手。”而《小戎》中也有“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的诗句。打猎结束后,车里还载着有功劳的长嘴细犬。“輶车鸾镳,载猃歇骄。”葛信晔在中国传统画作中,找到了骄傲细犬。
《小戎》中对战车则有更为详细的描述。“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翻译成白话文则是“轻型战车浅车厢,五条皮带扎辕上。马背有环胁有扣,引车带环白铜镶。虎皮褥子长车毂,花马驾车白蹄扬。”详细描摹了春秋时秦国时期战车的模样。让秦代的青铜马车一一溯源。
佩玉:将将声中,君子须臾不离杂佩
除了对战车的描述,《诗经·秦风》的诗篇中更展现了西周时秦代的服饰特征,此特征延续若干朝代。《终南》一首诗中写“黻衣绣裳”“佩玉将将”。黻衣是之礼服上绣的半青半黑的花纹。而君子常佩玉。君子与玉不可分离。但是,葛信晔说“佩玉将将”却让人对君子佩玉有了另一种想象。秦时期君子佩玉,都是由许多玉件组成的一套完整的“杂佩”。组玉之间相互碰撞才能产生“将将”之声。与今人在影视作品中的想象完全不同。
秦地宫:珍宝其中,机弩弓箭也在其中
唯有一套完整的杂佩,才能让其发出将将声,显君子的高洁
秦陵地宫尚有许多谜团未解开,但是《始皇本纪》中关于地宫的描写,又给人开启了想象。始皇葬于郦山,始皇的地宫“穿三泉”,形容其深。在始皇的地宫中,有许多可观之物,“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然而地宫又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方,始皇令制作了机弩弓箭机关布置在地宫中。同时,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展现一代帝王的气魄。
学者张汝伦曾讲过一个关于旅游的故事。他说自己在意大利西西里旅游时,参观了埃特纳火山。埃特纳火山是西西里一处著名景点,也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样貌异常宏伟。张汝伦曾随团一同前往。他回忆说,有些游客见山是山,见花如花,但他在火山口却想起了跳入这座活火山的恩培多克勒。恩培多克勒作为希腊哲学家,对当时的城邦政治多有批判,遭到冤屈之后,他跳入火山,与岩浆融为一体,永远成为了活火山的一部分。17岁时的张汝伦第一次知道了恩培多克勒,而西西里的旅行则让他再次认知了哲学家的意义。因而,他说读经典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主要形式。
学者张汝伦在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口知道和理解了恩培多克勒
葛信晔在讲座中带领听众所解读中国传统经典,仅仅包含了古代文明的历史、地理、风物记录。当然经典不仅仅只记录了这些。但这些纪录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形成的环境与地理条件、人文情怀。带着经典去旅游,是去切身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身心的体验。对于国人来说,更是一种浸润于传统、感受古代文明的经历。
作者:童毅颖
编辑:钱亦琛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