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新书《不远万里》发布会在钟书阁静安店举办
在中国,白求恩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的国际主义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少年。毛主席曾这样评价:“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随着资讯的全球化,来自白求恩故乡加拿大的信息慢慢清晰,丰富却也令人诧异:加拿大人不相信白求恩遗嘱的存在;青年白求恩不仅是出色的外科医生,也是一名画家,他因帅气和时尚而备受女性青睐;他的共产主义信仰影响了不少同行,在中国,他的精神曾鼓励过周而复、萧军等延安文学青年……2018年,是白求恩医疗队来华80周年,同样是不远万里前往加拿大的旅加学者、作家李彦,怀着对白求恩的尊崇之心,用她的新作《不远万里》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全面、生动的白求恩。10月27日下午,李彦在新书《不远万里》发布会后,接受了讲堂的独家专访。
为何研究并写作白求恩
加拿大普通民众对白求恩的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
讲堂:首先非常感谢您31年来的努力,让我们读到、感受到了一个并非完全“大写”却更真实生动,同样鼓舞人的白求恩。1987年,您是心里揣着《纪念白求恩》,来到他的故乡加拿大的,但似乎有点当头一棒,英雄故乡的人们要么是对白求恩一无所知,要么是仅凭道听途说,便为其贴上“暴躁”、“酗酒”、“风流”、等负面标签,非常像当今的“后真相”现状,所幸,还是有些人知晓白求恩在医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经过您的研究,严谨的学界是怎样的态度呢?
加国学界近80年间仅有屈指可数的专著,总体研究单薄且不够严谨
李彦:是啊,如你所描述,你可以体会到我当时沮丧的心情。学新闻传播出身的我暗示自己,民众不知情是可能的,还要看学术界的态度。于是,断断续续地,我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去搜集相关资讯。原来,加拿大学术界对白求恩的关注与研究也并不繁荣。我进行过统计,自1940年代以来,中国一共出版过50多部关于白求恩的著作,而加拿大的专著却屈指可数。
比较有代表性的几部书,例如最早的白求恩专著,是1952年出版的《手术刀就是利剑》,作者是白求恩在西班牙战场上的战友,但这部作品的很多内容主要是根据周而复1944年的报告文学《白求恩大夫片断》以及白求恩写给加拿大共产党的一些信件和日记所撰写的。该书出版后十分畅销,且多次再版。但据其他加拿大学者指出,该书作者长期霸占着他所掌握的资源,谋取利润,直到他在1995年去世,这些资料才得以公开。加拿大曾拍摄过一部电影《一个英雄的成长》,基本上比较客观地介绍了白求恩。1998年出版的《激情政治,白求恩的写作及绘画》,通过对他的日记、信件、散文的全面整理,展现出了白求恩一生的心路历程。我读这本书时,看到他在太行山上弹尽粮绝、苦苦向加拿大共产党的战友们求援时而不得响应时,深感悲哀,止不住眼泪盈眶。2006年出版的《共产党的女儿》是唯一的虚构小说,作者虚构了白求恩的私生女,以他给私生女写信的方式袒露自己的心声,是一部情感纠结、艺术技巧高超的小说。
194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了50多部关于白求恩的专著
新世纪后,白求恩的知名度上升,多伦多街头也出现了雕像
讲堂:非常感谢您的梳理,这些作品是否都缺乏充分的中国视角。因此,您对白求恩的观察和刻画,从视野和心态上都迥然不同。相对于加拿大人所呈现给读者的,可能起到了纠偏的作用。在您与其他加拿大白求恩研究者的努力下,今天的民众对白求恩的知晓度和认知度是否有所改善?
李彦:几十年来,已经逐步有了可喜的变化。例如在2006年,加拿大全国评选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位加拿大人时,白求恩就名列第26位。几年前,多伦多繁华闹市的街头竖起了第一座白求恩雕像,展现了他在太行山牺牲前的情境:白求恩的面孔和身躯都瘦弱不堪,足蹬草鞋,脖子上挂着听诊器。在白求恩出生的小镇上,几年前也由加拿大联邦政府出资,在他的故居旁建立了第一座纪念馆。
2015年夏,多伦多闹市街头出现了第一座白求恩塑像
并非完人却做出伟大事业,更能提供榜样力量
讲堂:听来真是欣慰。您是因为对白求恩的崇拜所以开始了还原真相的研究,但是学术研究与偶像崇拜不同,当您在加拿大挖掘到一些与中国完美的白求恩形象不同的史料时,是否改变了您对他的看法?
李彦:首先,如文学报原总编陈歆耕所说的那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怀着包容的心态来看待这些缺点。当然,我在加拿大这31年来不断看到听到和白求恩相关的史料与《纪念白求恩》中展现的完美英雄的形象是有差别的,但是这种差别并没有影响我对他的崇拜,因为他更像一位活生生的人了,而这样有血有肉有缺点的人做出这样伟大的事业不是更令人敬佩吗?因此,我对他的研究、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他多次出现在我的各种作品中,包括我的英文小说、中文小说,几乎每个里面都有他的影子。他作为理想化身鼓励着我,对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力量的源泉。
对谈嘉宾杨扬(中)和陈歆耕(右)深情谈论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意义
白求恩不为人知的一面
讲堂:《不远万里》是您写白求恩的专著,此前在您的中英文文学作品中也有白求恩的影子,有何不同吗?
新著力作刻画英雄的成长过程,可信并有人情味
李彦:确实,从我的第一部书、用英文撰写的长篇小说《红浮萍》中,就出现了对白求恩的描写。书中提到在1968年时一个小女孩在黑龙江林区为目不识丁的家庭妇女们朗读《纪念白求恩》,带领大家讨论如何向英雄人物学习,做自我批评。从那以后,几乎在我每一部英文或者中文作品中,都晃动着白求恩的影子,且愈来愈清晰,渐趋浓重,陪伴着主人公跨越人生岁月中一道道沟坎。例如在我的第二部英文长篇小说《雪百合》的初稿中,曾经描写了白求恩临终前的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说。我在蒙特利尔开会时,朗读了那个最终被删除的片断,结果我和全场观众都泪流满面,我刚一结束,就有好几个加拿大人激动地站起来发言。可见,这位英雄的感人形象在任何文化中都是充满着魅力的。
李彦的第一部书、用英文撰写的长篇小说《红浮萍》(左);第二部英文长篇小说《雪百合》
《不远万里》分为上下两篇,写作相隔三年时间。从寻找白求恩珍贵遗物,到终于送其回到中国的土地上,描述了其间发生的种种趣闻,也详细介绍了中国绝大多数读者所不了解的白求恩人性化的一面,把一个家喻户晓、概念化的英雄,还原为有血有肉,七情六欲的真实的人,使读者了解到一个英雄的成长过程,更加真实可信,且有浓厚的人情味。
首次澄清了历史悬念、中加学者分歧
讲堂:您已经是白求恩研究专家了,其中哪些是第一次披露的?
李彦:我不敢以专家自居。但这部书中的确凝聚了我的不少努力,澄清了一些争论已久的历史悬念,例如涉及到这张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毛泽东与白求恩合影,为何保存在加拿大一个老人手中七十多年,却默默无闻;又例如与白求恩同船来华的女护士珍妮为何与白求恩分道扬镳的疑团;与白求恩同去晋察冀八路军医院工作的加拿大医生布朗的下落;同样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巨大贡献的加拿大医生罗光普为何鲜少被中国史料提及之解析;为什么两位西方女性都留下遗嘱要把骨灰送到白求恩墓旁,与其在天国相伴;白求恩遗物赠与人莉莲与他究竟是何关系等等。另外,我也通过对史料的调查与辨析,解决了中加两国双方学者对白求恩遗嘱存在与否的巨大分歧争论,雄辩地证实了白求恩遗嘱的真实性,且使对方心服口服。
李彦新作《不远万里》,由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年出版
“莉莲”儿子处保留了白求恩与毛泽东的合影,另有珍贵信件
讲堂:白求恩遗嘱中“将那面日军大旗留给莉莲”,曾让中国研究者困惑了很多年,您非常了不起,解开了这个谜底,能和我们介绍一下原委和细节吗?
李彦:“莉莲是谁”确实是个谜。1939年11月白求恩在河北太行山的小山村牺牲前,留下了一个长长的遗嘱,他将自己的全部所有都分给了身边的八路军和加拿大共产党的战友,其中一句“那面日军大旗留给莉莲”,让中国研究者困惑了很多年,大家都不知莉莲是谁。而加拿大的白求恩研究学者们,由于双方语言隔阂、信息不通,甚至从来不知道遗嘱中存在着那几句包括莉莲在内的重要嘱托。
莉莲(1906-1977),比尔的母亲,她曾患肺结核,白求恩摘除了她的半边肺叶
2013年夏天,我受到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的委托,在加拿大辗转寻找到了拥有毛泽东与白求恩珍贵合影照片拥有者比尔,他是一位穷困潦倒的独居老人,已经七十多岁,而莉莲正是他的母亲,白求恩曾为莉莲切除了半个坏了的肺叶。
我们在莉莲留下的遗物中不仅发现了白求恩让人拍摄的他与毛泽东的合影照片,背后还有白求恩亲笔题字,“我和毛泽东在延安1938年5月1日”。随照片一起还附有一封信,是白求恩写给莉莲、催她一同来华的。从信的称谓来看,二人应该是爱情关系。为什么白求恩想把她带到中国?一方面,据比尔所述,莉莲曾鼓励白求恩来华;另一方面,从白求恩1938年初抵五台山时写给她的信件中可以看出,白求恩急迫地动员她来华工作,而且是鼓励她去与自己相隔几千里的武汉工作,与其说体现了他的个人情感需求,到不如说是对她的工作能力欣赏备至,相信她的加盟将有利于促进外界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与毛泽东的合影是白求恩用自带的柯达相机拍摄,背面是他的亲笔留言,莉莲保存了38年
讲堂:后来比尔老人捐出照片了吗?这张珍贵的照片如何漂洋过海,回到祖国的?
李彦:比尔和母亲莉莲两代人默默地保存了这些珍贵文物七十多年,但他晚年生活贫困潦倒,不得不拿出来这些文物,希望换取生活费用。我十分同情他的处境,很想帮助他,但是却没有这笔经费。恰好在2014年10月,中国作家和学者来滑铁卢大学参加我所组织的国际研讨会,闲聊时,施战军、陈歆耕、金宇澄等学者作家听我谈及此事,都鼓励我将此事写下来发表,以文学的形式来帮助老人排忧解难。第二年,我发表了本书的上部《尺素天涯》,并于2016年获得了上海市新闻奖一等奖。
比尔将珍贵文物捐赠给 “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非虚构作品首先讲究的是基本史料,以情动人
讲堂:可以说,您对加拿大老人比尔的援助与您所崇拜的白求恩对中国民众的救助形成了一个正能量的回环。您在新书发布式上提到,您的同事朱蒂丝·米勒的姑母与白求恩是同事,她的姑母评价白求恩:“他是一个聪明勇敢、正直善良、医术高明、多才多艺且充满活力的男性。这样的男人,自然深受女性爱戴,也因此绯闻不断。”您是如何平衡非虚构作品的客观性与趣味性的呢?
李彦:我所受过的专业训练是新闻写作和历史。在严格地忠实于基本史料的前提下,我只能通过一些文学写作上的技巧,使得作品具有可读性,趣味性。有些评论者认为,我的作品读起来像侦探小说。通过草灰蛇线,引导读者跟随着作者之笔步步深入,探究其密,欲罢不能。当然,我的文风也得益于我所受过的新闻写作训练,力求精炼,语言朴实易懂,避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最重要的是,我一直强调,写作者要坚持情感真实。绝不能为了追求市场而迎合某类读者的趣味。我幼年时阅读过的那些世界名著令我相信,纯洁美好的人类情感是完全可以打动和吸引多数有良知的读者的。
2007年起,李彦担任滑铁卢孔子学院加方院长,长期致力于在海外推广中华文化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用中英文双语进行创作,曾获多种中外文学奖项。图为李彦在滑铁卢大学中国现代史的课堂上
与葬在衣冠冢附近的两位西方女性的缘份
讲堂:感谢您的坚持,看来同行写非虚构类作品更有优势哦。今天看来,白求恩确实是“男神”一样的存在,作为读者我们还是会对他的感情生活产生好奇。您在《不远万里》中也多处提到了他与诸位女性的故事,像刚刚提到的莉莲,又如埋葬在白求恩的衣冠冢附近的外国友人凯瑟琳与珍妮,还有他的前妻弗兰西丝等等,您认为白求恩与她们是怎样的关系?
李彦: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女性大都富有魅力,也与白求恩一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观。像许多富于激情的男性一样,白求恩也曾数度堕入情网,无力自拔,不断面临着诱惑与考验。但强者与弱者的区别,恰恰就在于是否有勇气果断地纠正自身错误,并及时跳出不当感情的桎梏。这并不意味着他是冷酷无情的。
在这几个女人中,我最喜爱的,是新西兰传教士凯瑟琳。凯瑟琳是白求恩所创立的战地医院附近村庄的女传教士,她可以自由出入日军占领的北平购买医药用品,但因英国教会的规定约束而不愿卷进中日战争。但在白求恩的感召下,她背弃了教会的约束,多次往返于北平与太行山间秘密为八路军采购医药。虽然凯瑟琳对白求恩已流露出了深深的爱慕,但来到中国的白求恩,却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只对她展现出发乎情止乎礼的矜持。凯瑟琳对白求恩的爱,是终生不渝的。她在死前留下了遗嘱,把自己的骨灰送回太行山,葬在与白求恩相识的莲花峰上。
太行山的白求恩之墓
与白求恩一同被加拿大共产党派遣来华的护士珍妮,来到延安后不久便与白求恩分道扬镳了。她生前一再称“是白求恩甩了她”。根据我的考证,白求恩在信件中多次提到对珍妮面对前线战事临危不惧的赞扬、对她无法适应前线生活的担忧、还有对她失踪后的焦虑不安,另外白求恩离开延安奔赴前线时随身携带着珍妮的行李,以及从白求恩与毛泽东合影照片后面的亲笔题字等蛛丝马迹,我得出了结论,证明白求恩甩掉珍妮一事并不属实,而是这个年轻女子出于复杂的心情所刻意制作的结果。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内疚的折磨,才使得珍妮在临终前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骨灰从加拿大送回中国,埋葬在太行山白求恩的墓旁。
可以说,白求恩不属于任何一个女性。事业与理想,才是维系他与她们之间的那根红丝带……
两位女性分别留下遗嘱:她们死后,骨灰埋葬到白求恩墓旁
曾在延安抗大演讲,牺牲五年后,周而复写了报告文学
讲堂:您在《不远万里》中提到对丁玲、端木、二萧“这些提倡救亡的青年作家在临汾小城与白求恩医疗队失之交臂的遗憾”以及白求恩的事迹对萧军的影响。在我们的认知中,大部分白求恩研究探讨的也多是白求恩与底层群众、白求恩与毛泽东的交往。那么,白求恩在来华期间是否与革命中的知识分子群体有过互动,或者对他们产生过影响呢?
李彦:由于语言上的障碍,白求恩在华期间主要依赖翻译与人交流。从史料中得知,他与史沫特莱、马海德、布朗、凯瑟琳等人,曾进行过无数次推心置腹的交流互动,那是通过英语进行的。对这些在华的外国知识分子来说,他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我在作品中介绍:是他的个人魅力,感染了他的同行布朗医生,毅然加入了帮助八路军的医疗队,且因此受到了教会的指责和迫害;也是他的个人魅力,使得凯瑟琳不顾危险,坚决投身革命,为八路军采购医药,招募医护人员。1938年4月,白求恩在延安停留的整整一个月期间,也曾多次为抗日军政大学的师生做时事报告、并采访了很多来陕北参加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虽然这些都必须依赖翻译进行,但毫无疑问,他们的交流是达到了一定思想深度的。从白求恩撰写的大量散文和信件中,可见一斑。
太行山东麓葛公村,白求恩当年建立的医学院
他牺牲五年之后,在延安鲁艺学习的知识青年周而复通过采访白求恩的战友们,撰写了一篇报告文学《白求恩大夫片段》,其中有一段写道白求恩给友人的信:“中国士兵每人一块银元,连长两块,团长三块,司令员五块,而批准给我的,是一百块。我推辞不领,坚持与大家同甘共苦。”这篇作品的初稿被萧军读到后,他深受感动和启发,在日记中抒发了一番感慨,也决心撰写这些拥有正能量的文学作品。显然,即便没有亲身接触过白求恩的这些革命队伍中的知识分子,也深受他那种高尚情怀的影响。
李彦介绍,在白求恩给友人的信中,也坦露了他的适应过程。“我有时很怀念咖啡、半熟的烤牛肉、苹果馅饼,还有冰淇淋。那都是绝佳的美味啊!还有书籍。你们还常常跳舞、喝啤酒、看画展吗?躺在铺着雪白床单的柔软的床上,该是何等滋味啊?”但同时,他又写道,“此处的生活,既粗陋又艰苦,但我却乐在其中。虽然十分劳累,我却感到巨大的满足。在中国人这里,我找到了真正的战友,他们属于人类最高尚的那一类。”
拿出1940年报纸刊发的遗嘱原文,才让加拿大学者信服
讲堂:《激情政治:白求恩的写作及绘画》的作者拉瑞·汉纳特,对白求恩遗嘱是否是事实表示存疑,您后来是怎样让他相信的?
李彦:拉瑞·汉纳特教授是加拿大公认的首屈一指的白求恩研究专家。但在我与他的交流中,他表示,他与其他加拿大专家所持观点一致,都怀疑中方声称的这份遗嘱并不存在,因为八十年来,中方从未能提供当年留下的任何遗嘱原件。我坚信我们没有错。为了澄清事实,我向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的朋友们求助,栗龙池副会长不辞辛苦,为我搞来了中国保存的最原始纪录,是1940年1月4日晋察冀边区发表的《抗敌三日刊》上刊登的一封“给聂司令员的信——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一日”。通过对这封混杂着中英文两种文字的遗嘱逐字逐句的翻译和分析,我不但澄清了报纸上当初记录的英文人名拼写错误,也终于说服了拉瑞·汉纳特这位严谨的学者,为白求恩的无私奉献精神正名。他给我写信说,“你的这些理由非常雄辩。看来遗嘱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由于留给莉莲的最后一封信的发现,看来在白求恩研究领域里,还存在着更多待解的谜团”。有趣的是,中加双方多年来产生这么大的争执,究其原因,其实是由于周而复当初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白求恩留下的遗嘱时,将那几行他不认识的英文姓名的内容全部删除了,仅仅引用了那些留给中国人的话所造成的后果。
白求恩临终前两个月写给莉莲的最后一封信,邀约她一同奔赴晋察冀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
对东西方共同的意义
讲堂:白求恩的精神绝不止是对他的同时代人起到感召作用。在书中看到您提到当时是顶住了极大的压力来促进照片捐赠活动的,这也是现实的一种辐射。发布会上,《文学报》原主编陈歆耕、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人民日报上海站副站长李泓冰女士、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黄伟光、上海电信前董事长张维华、加拿大籍上海作家贝拉女士、华裔小说家章云博士等,都深情和动情地谈了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意义。您有过强烈的跨国文化比较,您是怎样的感受,近期还有再深入研究吗?
李彦:我们其实应当明白,人类对美好信念的追求是基本上一致的。白求恩所代表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与我们从小受到的社会主义理想教育,是如出一辙的。来到加拿大之后,我也一直苦苦思索和对比奠定了西方文化基本理念的基督教义与共产主义源头之间的相似性。当搞通了这一切之后,也就打破了隔膜与隔阂,为灵魂寻找到了置放之处,获得了平静。这种心灵上的融会贯通,也为我提供了巨大的勇气,使我能够始终如一坚持自己的信念。
“史料中的白求恩”感动了现场所有听众
我在大学任教二十多年了,天天面对着青年学子,谈笑风生,十分快乐。搞文学创作纯粹是业余爱好,有了灵感才会动笔。白求恩的研究暂且告一段落。今年夏天我刚刚完成了一个非虚构中篇,也涉及到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题材,关联到一些不该被遗忘的人物。生活中处处都是令人惊艳的素材,眼下也积累了不少东西。只是我仍然在学校里全职工作,无暇坐下来,静心完成创作。
作者:夏佳丽 李念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