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saying:
近一个月来,本年度第4次听众线下自主互动活动——《共产党宣言》读书活动在经过小组互学、线上主题讨论后,上周六,三小组中的“伦敦组”和“布鲁塞尔组”迎来了首次线下交流,就“我了解的马克思65年”、“19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发展现状与革命风暴”、“青年黑格尔派粉丝为何批判‘晚年黑格尔’”、“我所了解的共产主义同盟”、“‘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概念梳理”这5个话题,面对面分享知识与体悟。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红娟、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平教授分别为两组做点评、答疑与主题演讲。陈红娟对《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背景做了详尽解读,并指出“先要读懂背景,才能读懂《宣言》”。更多小组交流详情敬请期待。
最后一组“巴黎组”线下互动将于7月2日晚18:30—21:00进行,指导老师为华东师大哲学系副教授潘斌。想参与旁听的听友请发送“《宣言》旁听+姓名+职业+手机号”到文汇讲堂微信公众号报名,截止时间至6月30日12:00。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红娟为“伦敦组”学友答疑
陈红娟:《共产党宣言》,一部与各种流派斗争而产生的文献
其实《共产党宣言》的英文叫做《共产主义宣言》,但也可以翻译为《共产主义宣言》。我们在2014年出版的经典文库导读中就写到,文章中的《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宣言》是可以通用的。这里,我简单讲一下《宣言》诞生的背景,产生的过程以及文本的演进。
《共产党宣言》体现了马克思的整体逻辑思维能力与哲学高度
《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并不是马克思突然产生的想法,而是历经共产主义者同盟与其他非社会主义思想间的各种斗争产生的。关于《宣言》文本的演进,也非一朝一夕形成的。现在的《共产党宣言》其实是继《共产主义草案》以及《共产主义原理》之后的最终版本。若将《共产党宣言》与其前面两个版本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马克思的整体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他的哲学高度非常显著。
>>>>《共产党宣言》并不只是一个政治性文献,可与经典哲学著作相提并论
《共产党宣言》在首次出版时只售出2000多册,但在160年之后再看这本书,我们会发现,它仍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宣言》出版后大约产生了300多种版本,是世界上公认影响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其发行量仅次于《圣经》。事实上,《宣言》并不只是一个政治性文献,它在整个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都是非常经典的文献。它可以与美国的《独立宣言》《圣经》,以及非常经典的哲学性著作《理想国》《政治学》相提并论,是美国中学必读书目之一。
许多名家著作对其均有提及,例如《马克思主义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一书中,也对马克思的主要理论有过经典的表述,作者说道,“对我个人而言,把《共产党宣言》最为醒目的东西忘得如此彻底,这是一个错误,重读《共产党宣言》以及马克思的其他几部作品,我也承认我对哲学文本所知甚少,甚至一无所知。”该书不仅多次提到《共产党宣言》,还提到有人专门研究《共产党宣言》的修辞学,就像研究马克思优美的语言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一种无与伦比的方式进行自我分析,并用极少的文本清晰地阐述了法律、国际法以及民主主义。有人曾在纪念《共产党宣言》170周年之时,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中的法律思想》一文,对《宣言》中的法律条文进行了解读。可见,《宣言》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籍。
▲《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典藏版)
我收集了1889年至今,《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所有版本,在这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共产主义宣言》为什么不叫《社会主义宣言》?因为在19世纪,世界上存在许多流派的社会主义,例如法国傅里叶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所以,马克思认为,不能称为社会主义,而应称为共产主义,这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宣言》的意义在于,其代表整个工人阶级政治参与意识的苏醒
《宣言》是写给共产主义同盟的。1830年代,工人与资产阶级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从过去简单的砸机器到后来的大规模罢工以及政治上的需求,已经上升到工人运动、修改宪章的层面了,彰显出了政治性特征。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时,工人的要求还非常简单,只是要求提高工资和改善工作条件。但1836年至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就不同了,工人开始要求参与国家管理。代表工人群体的政治性纲领的出现,意味着整个工人阶级政治参与意识的苏醒。
▲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
《宣言》的指导意义在于,它所关注的问题我们现代仍然没有超越。首先是机器化引起的大城市生产生活的变化,以及物的变化引起的人的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注重实证,从《马恩论中国》一书可以看出,他们视野宽广,从德国、英国,再到印度、中国,他们通过传教士、官方报纸与相关数据等扎实的材料,撰写书籍。关于生活品质,虽然现在已比过去优越,但我们依然有所忧虑。虽然没有平民窟,但城市的空气质量远不如乡间,生活质量会影响人们的情绪波动,导致忽而有希望,忽而有恐慌的状态。另外还有交通事故,各种职业病以及城市公共卫生不健全引起的各种疾病等。从生产环境看,包括雇主与员工的关系问题、员工的工作时间长、粉尘和高温带来的伤害不受保护等,这些我们现在正在积极地去解决。《宣言》倡导我们学会行动,学会斗争,而非议论。可以说,《宣言》中包含无产阶级意识的形成和与资产阶级的抗衡。
▲“伦敦组”学友分享对研究话题的理解与感悟
《共产党宣言》诞生于共产主义者同盟与其他非社会主义思想间的博弈
《宣言》的诞生也是一个斗争的结果,是与各种流派进行斗争而产生的文献。《宣言》写给正义者同盟最早的文本只有2000册,由于大部分已被当局销毁,所以现在只剩下10多本。早期的这些版本都异常珍贵,1986年拍卖时,每本售价高达4万美元。
>>>>“真正的”社会主义主张博爱与人道,反对暴力与破坏
如果不了解《宣言》的诞生,就无法理解《宣言》的第二至第四章。《宣言》诞生于几个流派的斗争中。1834年,一些流亡者组成了“流亡者同盟”的秘密组织,当时,马克思的思想受到巴贝夫和后来的一些人的影响,但这些人的思想中有一些不正确的内容,比如密谋暗杀,这非常普遍。随着时间的推移,同盟组织也在不断的变化。最早的同盟组织成员包括小手工业者,比如裁缝、擦鞋工与纺织工人等底层人群。但在1838年时发生了冲突,且同盟内部也存在分歧。到了1838年时,同盟组织提出创建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最早的纲领性文件是由魏特林写的《人类的现状及其未来》及《和谐与自由的保障》,主要从表面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但其中夹杂了大量的疑问空想,他并未弄清楚为何会产生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为什么会发展,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又是如何产生的。
▲德国第一个空想共产主义的理论家魏特林(左); 法国18世纪革命者,空想共产主义者巴贝夫(右)
事实上,魏特林及当时的工人群体并未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是主张建立一个人道主义的社会,计划通过暴力消灭罪恶、财产,认为应当取消财产,因为财产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对于这份纲领性文件,马恩认为过于粗糙,因为它停留在表面现象,与表面的东西作斗争。《共产党宣言》在第三章中提到“反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主张博爱和人道,反对暴力,因为暴力是野蛮的,具有破坏力。在此过程中,同盟组织内部产生了诸多分歧,除了最早的巴贝夫与魏特林之外,还有普鲁东这种无政府主义。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些思想有些比较合理,但大部分都是粗糙的。
在《宣言》产生前,正义者同盟中主要的思想流派有巴贝夫主义、布朗基主义、卡贝主义、蒲鲁东主义、魏特林主义等。所有这些思想尽管都标榜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但实际上很多都是粗糙的尚欠修琢的,纯粹出于本能的一种共产主义,没有一个是真正科学的、代表无产阶级的,它们根本不能作为指导无产阶级运动的党的纲领的理论基础。
▲“伦敦组”学友与指导老师陈红娟合影
>>>>理论性、科学性和逻辑性,使得《共产党宣言》传播更广泛
后来,马克思的思想也逐渐成熟,发现了资本家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1845年至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而且完成了由黑格尔经过费尔巴哈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转变,为科学纲领的诞生准备了世界观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实现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恩格斯于1847年为同盟起草了第一个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草案以问答形式写成,共回答了22个问题。以赫斯为代表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针对草案提出修正案,其中有许多错误建议。恩格斯之后在信条草案基础上写了《共产主义原理》仍用问答形式,共解答了25个问题,内容非常丰富。《共产党宣言》是在前两个纲领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从《草案》和《原理》中发展而来的。
▲《共产党宣言》是从《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中发展而来
《共产党宣言》为何传播得更广泛?在于理论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进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经过深入讨论和争辩,使得大多数共产主义同盟的成员有了共同认识,马克思的思想力克群雄,最终被大会所接受。“所有的分歧和怀疑终于都消除了,一致通过了新原则,马克思和我被委托起草宣言”。
(整编:袁琭璐,感谢“伦敦组”学友唐文妍、曹惠然、刘艳、袁忠凯参与整理)
“布鲁塞尔组”风采一览
▲“布鲁塞尔组”学友接力朗读《共产党宣言》
▲“布鲁塞尔组”学友交流现场
▲“布鲁塞尔组”全体学员与指导老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平教授合影
▲刘苏南、高晋豪、干玮(从左至右)代表小组做主题交流
▲柴俊(左)、万晓文(右)代表小组做主题交流
作者:伦敦组学友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