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双创总体目标。(上海交大供图)
本报讯(首席记者姜澎)作为首批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之一的上海交通大学昨天发布了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在未来两年中,通过通识平台以及开设“技术创业”“金融创业”双学位等人才培养计划,为创新创业提供人才支持;通过创新试点学院的建设探索创新产业链的营造,同时通过海内外各类创新基地的建设,来协同破解创新难题。
首批全国28个双创示范基地中,共有4所高校入选,除上海交大外,还有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这4所高校最新公布的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各有特色。据上海交大党委副书记朱健介绍,自今年5月上海交大被纳入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以来,相关建设方案几经修改,并经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答辩和质询,日前获得通过。新方案主要着力破解目前高等教育中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构建高水平创新创业研究体系的难题,推动高校成为双创最活跃的细胞。
上海交大在人才培养方面将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包括通识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创新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创业训练营等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新方案在现有50个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基础上,还将建设致远创新研究中心和卫星实验室,并计划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成后的“学生创新中心”计划每年接受8000多名学生参加实践,年人时数达70多万学时,并面向上海西南片高校开放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和指导服务。
学校还将整合校院两级资源,从2017年起开设“技术创业”、“金融创业”等方向的第二学士学位,探索开展技术创业的研究生国际项目,并为每年培育的约100个创业团队(项目)提供5000-20000元资金支持以及创业导师和创投导师辅导等服务。
在新的双创试点方案中,上海交大成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将设计完整的对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的通道。在传统强势工科基础上,加强分子医学影像技术和基因诊断技术等成果转化布局。力争通过2-3年时间,建设成为高校和区域创新体系相衔接的创新创业平台,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源和产业技术孵化器。学校将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媒体与设计学院列为“创新创业示范学院”,计划通过3年建设,实现专任教师纵向项目承担覆盖率100%。
而上海交大“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在过去的一年中已有近300个项目入驻,近2000名创业者在集聚区内创业,2015年底在孵初创项目融资超过1.4亿,苗圃项目成功转化率超过95%。今年还将在美国费城、硅谷等设立“零号湾”海外基地,构建国内外科研成果转化的通道,实现海内外科研成果发布转化无时差。
未来还将逐步完成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海外分园区体系布局。力争到2018年底,稳态集聚约5000位国内外创业者,并通过加强和紫竹国家高新区互动,形成环交大知识经济创新圈,合力打造紫竹创新创业走廊。
返回字体复制全文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