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今日举办的“人工智能与法治”高端研讨会上获悉,目前上海已完成24个常见罪名的证据标准制定工作和20个案由的办案要件指引,覆盖各类案件一审案件数的57%。
人工智能的应用,为上海法院工作带来了质量变革。今年1至8月份,上海法院共收案52.96万件,结案50.19万件,办案时间大大缩短,包括同期结案率在内的多项指标都领跑全国。法治建设与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大势。
“206”系统描绘未来法院图景
去年7月,“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又名“206”系统正式上线。当时,它上线的功能仅有16项。截至目前,该系统的24项功能均已全部上线,包括证据标准指引功能、证据规则指引功能、单一证据校验等功能。
犯罪现场,可以说是犯罪分子的“名片”。当法院在庭审时发现证据不足,想要再找到更多证据时,犯罪现场早已不复存在。而“206”系统则能够帮助办案人员发现证据中存在的瑕疵和证据之间的矛盾,并及时提示给办案人员。在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的背景下,人们对办案证据的处理也由事后审查变为事前指引、事中把关,使整个刑事诉讼活动全程可视、全程可控、全程留痕、全程监督。同时,该系统的上线也大大防止了冤假错案发生的可能性。办案人员得以摆脱个人判断的差异性、局限性、主观性,提高了自身对证据审查判断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思考
一项新技术的到来,不可避免地会对现有的社会秩序、规范造成一定冲击。人工智能在法治领域的应用也是如此。机器办案是否符合伦理规范,一直是业内专家争论的焦点。
对此,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崔亚东认为,目前的人工智能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在司法实践尤其是案件办理中,机器人所承担的角色只是辅助办案,绝不能替代法官、检察官、侦查人员办案。
此外,司法规律及其特点决定了人工智能也只能作为辅助角色参与到案件办理工作中。司法活动具有独特的亲历性,虽然目前的机器已经能做到能听会说,但远远不能像人类那样思考、办案。
人工智能的复杂性也让不少人开始担忧AI系统可能在不可预知的环境中导致伤害,或者可能会受到恶意操控,从事有害行为。微软全球副总裁洪小文认为,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信任取决于AI系统能否以可靠、安全和一贯的方式运行,特别是在关乎重大决策的领域,包括交通运输、医疗保健和金融服务等等。
作者:王嘉旖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