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未来的手术室是这样一番场景:有智慧“大脑”导航,医疗机器人的“手”精准绕开人体内复杂的血管和神经,直达病灶,完成一系列介入治疗;医生只需“发号施令”,与机器人完美配合,远程就能完成一台精确、稳定的手术操作。
人工智能(AI)+手术,这样的场景不久就将成为现实——由闵行区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已于去年底揭牌成立,临床研究即将在上海交通大学13家附属医院展开。而这一政产学研医用的“创新链条”还在不断延伸——环剑川路创新创业走廊未来将打造成全球知名的医疗机器人产业带。
未来手术室:“手”“脑”并用,精准手术造福患者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顾力栩,身兼研发和创客双重角色。他所创立的精劢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交通大学培育和孵化出的科技型企业,其精劢机器人辅助穿刺诊疗系统则是医疗机器人研究院三年规划的孵化项目之一。
这套机器人系统由智慧 “大脑”和“手”组成,将先进的电磁定位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大脑”集成术前CT、核磁共振影像等智能信息系统,而嵌入传感器的“手”根据指令“按图索骥”,进行精准治疗。
“如同数控车床取代了传统的手工零件加工,人工智能也能解决医疗技术问题,使高难度的手术变得标准化、智能化。”顾力栩表示,这套机器人系统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它适用于胸腹腔肿瘤的介入诊疗,包括穿刺活检和冷热消融等,“对患者而言,创伤更小、恢复期更短,未来这类高难度的手术也有望下沉到基层医院,手术成本将有效降低。”
包括精劢医疗机器人在内,医疗机器人研究院计划在三年内输送的孵化项目还包括掣京康复机器人康复手套、软体手术机器人等等。
科研的“远方”:打造政产学研医用“创新链条”
国内医疗机器人研究和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在这一领域的起跑线上率先迈出一大步。这一由上海交通大学校内多个学科构成的交叉平台,通过重点发展攻克肿瘤、心血管、脑卒中等重大疾病的智能、微创医疗机器人前沿技术,来实现精准诊断与微创治疗,同时通过深度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产学研医工结合,实现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在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杨广中看来,该机构的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医疗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平台,支撑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关键技术转化,以政产学研医用“创新链条”支撑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20年,研究院将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成立十家以上临床联合研究中心,与知名企业成立十家左右联合研发中心。
在顾力栩看来,未来实验室应当以“做有用的技术”为终极目标,科研成果不应止于论文,更在于应用转化乃至产业化发展。但医疗行业的掣肘在于从研发、原理样机到真正投入市场需要大量的时间,临床检验也需要医生的支持。
科研究竟能抵达怎样的“远方”?顾力栩提出了“旋转甩出”(Spin off)理念:“类似洗衣机甩干的程序——实验室是创新的‘轴心’,一项项成熟的技术成果像衣服上的水滴一样甩出去,甩出的成果带来一定收益反哺实验室。”
根据研究院布局,医疗机器人基础研究将在上海交通大学校内进行,临床研究将在13家附属医院展开,而转化平台和完整的医疗机器人生态系统、医疗机器人产业链建立在闵行区。凭借这三大空间布局,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力争在三年内自主研发毫米级手术机器人手,六年内实现精准的微米级手术,九年内达到纳米级到微纳米级水准。
记者了解到,未来三年,闵行区将为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提供2.5亿元资金支持,并为智慧医疗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对接各种资源,为医疗机器人研究成果提供产业化平台支持。
作者:周渊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