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有望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引擎,上海则瞄准建成人工智能高地的目标,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与应用落地。面对机遇,上海该如何更有效地作为?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举行之际,国内一批知名专家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把脉。
关于动力:重应用还是重技术
细究“人工智能”概念,大致有技术和应用两种视角。从技术出发,人工智能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算法,而算法决定了计算机对人类思维模拟水平的高下。从商业角度,人工智能强调应用,只有落地解决了问题,才能推动行业不断向前。许多人把技术和应用看作人工智能发展的两大驱动力,那么,上海该如何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力挺技术。他说,虽然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领域,中国学者的论文数量占全球1/3,有人甚至据此认为中国是 “人工智能强国”,但客观地看,我们有影响力的成果还不多。上海要想在人工智能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抓源头创新、抓算法。
英诺天使基金连续投资了不少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和毛军发院士的看法不同,他们投资时并不太重技术。创始合伙人李竹说,人工智能研究是巨头的天下,英诺在三年前还投过技术型公司,但现在基本不投纯算法企业:“现在是应用至上,我们投资的公司,第二年必须有收入。”
上海纽约大学终身教授张峥的分析弥合了二者的分歧。他说,过去两年,人工智能技术没有什么重大突破。“算法红利”快被吃尽,算法差异越来越小,技术看似不再是决定性因素。他相信业界大佬们一定正在“憋大招”。对上海来说,未来如果拿不出颠覆性的算法,人工智能发展就会失去持续的动力。
关于人才:要资金更要机会
对一个新兴产业而言,人才、资金等是创业者的生命线。那么,上海该如何作为,才能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上述两大稀缺资源?
李竹说,人工智能企业成长特别快,但前提是“要有人甘冒风险、给出第一张支票”。他说,国内其他城市的做法值得上海借鉴。比如,北京不久前启动了300亿元规模的科创基金,面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早期项目,投资周期长达15年;深圳去年底也设立了50亿元规模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承诺所有收入都会用于扶持早期项目。
“车库咖啡”创始人周立玮的许多精力用于对接海外人工智能团队在国内落地。在他看来,上海因为开放与国际化,对许多海外人才构成吸引。原本,相关人工智能项目完全可以落在上海,而且也很适合上海,但因为种种原因,有些项目去了外地。周立玮说,海外团队一旦想落户,当地应该马上给出生态配合,特别是资金要快速到位。
吸引人才固然要靠资金,但圆梦的机会同样不容忽视。上汽集团去年组建了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金忠孝坦言,实验室对人才的吸引力远超预期:“不到一年,我们就招了32个博士、28个硕士,全部来自‘北清复交’。一家传统企业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能这么快组建起这样的团队,我们根本没想到。”回头看,上汽集团愿意实打实地投入是原因之一,但金忠孝强调,真正吸引人才的不仅是待遇,“上汽正在围绕汽车行业构筑人工智能生态圈,为这些人才提供了最好的应用场景,他们研究出来的算法有机会真正落地”。
关于生态:抓机会体现后发优势
那么,站上人工智能这根全新跑道,上海该如何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从而大步向前?
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燃料,用户场景则是发展的土壤、落地的接口。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说,上海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最大优势是数据与场景丰富——如此规模的都市,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生成海量数据,包括智慧城市、物流、医疗、制造等行业,都可以为人工智能提供大量应用场景。
李竹说,互联网巨头集中在北京,终端制造集中在深圳,因此,在业界,北京有“人工智能的大脑”之称,深圳则被称为“手脚”。因为这个原因,面向消费者(to C)的人工智能,上海机会不大;但面向企业(to B)的应用,上海则大有可为。现在着手发展人工智能,上海还不算晚;谋定而动,找准切入点,上海甚至可以发挥后发优势。
做长长板、补齐短板,关键是要建立更好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张旭和李竹都表示,上海要更积极地帮助人工智能企业 “找场景”。科大讯飞总裁助理方明说,上海可以搭建一个人工智能专家协同创新平台,将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与人工智能对接,一同为社会创造价值。周立玮建议,上海应该想办法将高校的科研资源引入人工智能企业。张峥说,上海还要继续发挥人才优势……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张懿
编辑:李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