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绍兴市大学生净流入6.17万,2019年首次突破10万,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仍有45913名大学生流入绍兴。“仅从绍兴人口流动总数上看,出入不大,但这几年大学生流入增幅明显。这一现象背后正是目前绍兴产业转型升级的印证,也能说明绍兴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绍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晓光表示,奔跑在长三角一体化征程中的绍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望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在人才招引上,绍兴的诚意和努力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
产业结构自主选择,政府助其成长
“以前,大家去外地招人的热情都不高,但这两年,招才引智‘春秋专列’的报名可火爆了!”2018年,绍兴开出第一趟春季专列,当年秋季专列发出时,绍兴深入全国5个片区、10个城市、60多所高校招才引智,中科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就是最早搭乘引才“专列”的企业之一。
“去年范围扩大了,全国有7大片区,31个城市,300所高校,秋季专列还到了英国、德国、西班牙等7个境外站点,不少我们都参加了。”公司董事长王苗庆谈起引才“专列”就打开了话匣子。
“去陌生的外地招人,由政府组织,企业自己省心了不说,对当地人才来说也更有号召力,更暖心的是,车费、住宿费市里全给报销,让你毫无顾虑地出去。出去得多了,就更了解外面的招人市场,能更及时调整有效的招聘条件。”三年下来,像中科通信一样愿意“走出去”引才的企业越来越多,每趟专列参与的企业都超2000家。
每一个负面事件背后都有其正向的意义,对企业来说,这个疫情最困难的时候也是储备人才的好时机。在今年874万高校毕业生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背景下,市里又帮企业理了思路,不仅给人才招引加码,入企宣传的脚步也跑得更勤了。
经济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生长的力量在它自身,政府的作用就在于帮它成长。去年,绍兴成为最受全省青年人才青睐的三座城市之一。
暖心,看似容易,但更显真功
谈到绍兴招引人才,避不开的话题是怎么在“融杭联甬”中突显自己的优势。“政策上,至少要和杭州、宁波看齐,杭绍甬一体化,人才政策我们也要达到同等水平。”徐晓光提到,突围的点在服务,要暖心。
在绍兴,人才与政府间沟通及时,关系密切。有多密切?用德琪(浙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单波的话说,“我们之间更像是朋友,比如滨海新区管委会在选择招引医药企业入园前,也会来向我们打听企业状况,这不就是朋友间的相处么。”不仅帮忙考察企业,德琪医药还把绍兴推荐给了行业内的朋友。2018年4月,德琪牵线引荐的上海张江创新药企劲方药业落户滨海,2019年8月,劲方药业又推荐了上海张江高科技企业轶诺药业入驻滨海。怎么做到与企业间关系如此亲近?绍兴推出了“驻企服务员”和服务人才专项例会制度。
“来了绍兴之后,我们只要专心攻技术就行,别的都交给政府,联系驻企服务员。”绍兴拓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绍兴“海内外英才计划”招引而来的企业,在复工初期,面临着员工返岗困难的问题,驻企服务员第一时间把名单收集了报给市里,由市里的就业大巴把员工接回。
疫情期间,绍兴深化“三驻三服务”,从涉企部门中选派7694名机关干部担任驻企服务员,及时收集企业困难需求,帮助协调解决防护物质紧缺、原材料和产品运输不畅、配套企业未开工、用工难等问题,并对全市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实现覆盖。据全国工商联最新发布的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绍兴城市营商环境满意度位居全国第5位。
一边补课,一边起跳
绍兴处于杭州与宁波中间,杭州的工业在于“精”,在细分市场做得很好;宁波的工业则更“大”,比如大型机械制造等。绍兴在不丢掉自己优势的基础上,可以借力,运用“针灸战术”,针灸要扎穴道,抓住杭州、宁波的关键穴道,有针对性地接受辐射去发展。
不能丢掉的优势来自民营经济。绍兴民营企业起步早,基础扎实,制造业是其灵魂。但发展总是辩证的,曾经的长板也会成为今天的短板。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挑战,但这也是打开绍兴发展新境界的大门。
“‘人才+资本’的模式很适合绍兴,这也是绍兴接下去人才工作的重点,做得好,绍兴经济能在此起跳。”徐晓光介绍,绍兴拥有77家上市企业,列全国地级市第三位,怎么把民营企业、民间资本的作用发挥起来,完善创业投融资体系是条路子。
目前,绍兴已组建海邦人才基金等13个人才创业创新基金和2家人才服务银行,积极组织人才企业与资本对接,21家人才企业获得融资突破30亿元,49家人才创业企业及个人获得银行贷款超3亿元。日前,第二期5亿元的人才发展基金已全面启动实施。
“硬件”引才,“软件”引心
在借力发展上,绍兴培育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承接杭州、宁波乃至上海的产业辐射。过去三年,新兴产业在绍兴不断壮大。
“道路两边正在垒起的大楼是最好的证明。”王钦到滨海新区管委会工作的这三年多正好是新区变化最大的三年,“大楼建起来,说明项目就进来了,等建成投用,人招进来了,人气就聚集了,发展就看得到希望了。”
项目落地后,人会不会招不到?绍兴已着手准备了。绍兴市人力社保局局长黄奇凡说,为了更精准地发力,绍兴市梳理了重点发展的十大现代制造业集群的人才需求,并就绍兴人力资源服务业如何实现与制造业协同发展作了专题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十大产业集群领域从业人员至少还有2.1万的缺口,特别是集成电路集群人力资源发展仍存在较大空间。为“填补”缺口,绍兴将聚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缺少顶尖的高校,可能会成为绍兴短期内弥补不了的短板,为此,我们将加快建设一批与产业相匹配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院,由此集优集智。”徐晓光说,接下去绍兴将着力打造新时代的“名士之乡”,厚重的历史文化是绍兴最具辨识度的底色也将会是绍兴引才工作中不可多得的竞争软实力。
作者:刘海波 徐潇青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蒋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