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孩子十分痛苦,就在我们全家焦急万分的时候,来自上海的帮扶专家曹竣植说他们可以试试,让我们有了希望。”
7月7日,
冷女士前来向
道真自治县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专家、
杨浦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曹竣植表达感激之情。
事情得从6天前说起。
7月1日16:30,冷女士带着哭闹的女儿在道真自治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惊慌失措地徘徊,神色十分紧张。原来,3岁的女儿小伍在玩耍时误食了2枚5厘米左右的金属发夹。更要命的是,据冷女士回忆,2枚发夹尾部还互相紧扣。经过X片检查后发现,2枚发夹位于孩子的食管上段,如果发夹在患儿体内嵌顿时间过长,极易损伤食道导致穿孔。此外,发夹还随时有可能随着吞咽掉入孩子的胃腔及小肠。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治疗费用都将大大增加。
孩子的爸爸在外务工,
一个人带着小伍来医院的冷女士急得六神无主,
十分焦躁。
由于县医院从未开展过此类食道异物取出术,
冷女士就想把女儿送往重庆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正在道真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杨浦区中心医院医生曹竣植听说了这个情况,当机立断找到孩子母亲进行沟通,建议通过急诊胃镜取出发夹。
“小儿食道异物的发病率较高,以前当地居民遇到类似的疾病,一般都要转入重庆或者遵义市的上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但当时孩子的情况十分紧急,如果转院路上起码要耗费3小时,这样不仅耗时耗力,还大大增加食道穿孔的风险。我就找到家属说,希望她能相信医院,相信上海。”曹竣植告诉记者。最终,在医院儿科、麻醉科、消化内科等科室的多方协同下,曹竣植凭借优秀的内镜操作技巧,成功将小伍误食的发夹取出,有效避免了患儿外科手术风险,减轻了经济负担。而这,也成为了道真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的首例3岁患儿食道异物取出术。
去年10月,曹竣植作为杨浦区对口支援贵州省遵义市的医生,来到道真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他发现,该院由于开展胃镜肠镜的时间不长,大多以检查和诊断为主,医生的操作技巧和经验相对不足,更别说开展14岁以下患儿的食管异物取出了。“到岗后,我主要是把上海的经验和技术带给边远山区的同事,同时帮助他们一起提高当地医院为老百姓看病救人的水平。目前,已带领他们学习了内镜检查和一些实用的内镜治疗技术,比如胃肠息肉的治疗,内镜下的止血术等等。”
进一步沟通后才知道,曹竣植的父亲原来是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曹建林教授,也是一名来自上海的医生!
青年时代,曹建林来到遵义,5年后就进入遵义医学院学习,1976年毕业。毕业后他本有机会回到上海,却毅然选择在黔北大地扎根工作。
曹建林曾如此回应当初的选择:“说实话,从我记事的时候起,从未想到过自己这一辈子会和医学结下不解之缘。我之所以有了投身健康事业的这份决心,与我当时在医学院所经历的那些医学教学的氛围和临床老师精湛医术的熏陶密不可分。说实话,那个时候的遵义地区还属于典型的老、少、穷边区,交通十分不便,医疗资源也可以说严重匮乏,许多老百姓对缠身疾病也真的很无奈。我还有一个很深的回忆,那就是成百上千的病人用那种绝望的眼神盯着我看,我深感共鸣,觉得他们一定是在期待我,渴望着我能给他们解除病痛甚至给他们生还的一线生机。直到今天,我依然摆脱不了无数病人这种眼神的笼罩,是这一双双强烈求生的眼神刺激着我,也让我义无反顾地留在了这里,也立下决心:只要自己能够做到的,一定竭尽全力的去为他们做到。我觉得,病人需要我,需要医生,而我作为医生,我的人生价值也需要更多的体现,这样我也渐渐的离不开病人,我要努力还病人一个重生、健康、完整家庭,就需要在养育我的第二故乡扎根下来去很好地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让我更安心。”
为奉献于黔北大地的两代上海医生点赞!
《“决战脱贫攻坚——来自对口帮扶一线的故事”》(3)
编者按: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更好地宣传上海市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展示上海助力对口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成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文汇报社联合主办的“决战脱贫攻坚——来自对口帮扶一线的故事”主题报道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旨在“讴歌援建奋斗者、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向本市援外干部人才、志愿者以及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社会爱心人士等征集在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的做法、经验、成效、感悟等以及相关图片、音视频材料,全面宣传展示本市助力对口地区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就。即日起,相关内容将在“文汇”APP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援黔、上海杨浦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刘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