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春华烂漫,被誉为“蜜桃小镇”的江苏省新沂市时集镇郝湖村的千亩桃花次第开放,“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宛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郝湖村,曾经有段“辉煌”的历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由于时集镇石英砂储量丰富,上世纪90年代,全村遍布着12家石英砂厂,上千名村民从事开采、运输等相关产业。正当石英砂产业红红火火时,2014年,由于环保不达标,12家石英砂厂被全部关闭。一夜之间,采石场上机械的轰鸣声戛然而止,郝湖村失去了唯一的产业。
2016年,郝湖村被定为省级经济薄弱村。重压之下,村两委下定决心,要带乡亲们找到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村里先后组织干部和党员群众到山东寿光、泗洪县石集乡等设施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考察学习;又了解群众需求和特长,最终选择了水蜜桃这一特色产业。
“郝湖村背靠小青山,土质肥沃,是种植水蜜桃的天然宝地。”郝湖村村支部书记郝其选说,选准水蜜桃产业后,村里利用200万元省专项资金与60万元帮扶资金,成立汇康果蔬专业合作社,建设起以水蜜桃为主的800亩生产基地,让农户和扶贫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或扶贫资金入股,享受分红。
如今,郝湖村共有近7000亩土地用于发展水蜜桃产业,带动本村大量劳动力就业,每年可增加群众收入600万元。凭借“水蜜桃产业+股份合作社”扶贫新路径,2017年,郝湖村全村水蜜桃产业及延伸产业链产值达8000万元,摘下省级经济薄弱村这顶“贫困帽”。“中国第一硬溶质水蜜桃”品牌进一步打响,时集镇由此获得了“南有无锡阳山,北有新沂时集”的美誉。
走进郝湖村水蜜桃扶贫园,一排排修剪整齐的桃树在春日的润泽下生机勃勃。村里的种桃能手李金平,正独自打理着自家的果园。“眼下正值桃树坐果期,现在主要的活儿就是疏花疏果。”走在园子里,李金平一边介绍一边手上勤快地劳作。“家里一共8亩地,以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一年下来收益不到10000元,日子过得捉襟见肘。”2013年,李金平的丈夫因病离世,丢下她和两个孩子。“家里一下没了顶梁柱,还欠下30万元外债,我一人带着两个孩子,那两年生活暗无天日。”李金平回忆道,就在那时,村支书郝其选主动找到她,帮她想出路。
2016年,在郝其选和村委会的帮助下,李金平顺利申请到10万元妇女创业贷款,承包了20亩地种植水蜜桃,成为村里的第一批种桃大户。凭着勤劳苦干,去年李金平的桃园盈利20多万元,她还清所有债务后,还把自家的住房修葺一新,购置了家具家电。
近年来,听闻家乡转型发展,郝湖村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选择返乡创业。“以前家里住的是瓦房,现在也盖起了楼房。”80后小伙郝尚书,之前在上海从事水果销售行业。几年前,他回乡承包起50亩桃园,如今还担任着三丰合作社负责人,带领20多户水蜜桃种植户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我现在种植的品种有中桃五号、晚黄金等,下一步准备再引进一些新品种,扩大一下种植面积。”谈到未来发展,郝尚书信心满满。在村合作社的带动下,郝湖村果农自发流转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12个,全村的水蜜桃种植大户达到132个。
桃花红了,村民富了。郝湖村西姜庄内,村道路硬化整洁,每隔几米便设有路灯,村民们新建的小洋楼错落有致,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花木葱茏。今年53岁的村民高洪德指着不远处的花坛说,“以前家家户户都养猪养鸡,卫生状况很差。如今村里环境好,住着也非常舒心。我如今包了30亩桃园,每年也能有20多万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甜蜜。”
这两年,村里硬化水泥路6200平方米,铺设砂石路3000平方米;拆除猪圈120个、旱厕126个,新建公厕2座;疏浚村内汪溏1500米,贯通排水系统。加大公共空间治理力度,节约出集体土地320亩,用于建设文化广场和栽植绿化。2018年,郝湖村被列入徐州市级“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2019年,被评为“徐州市最美乡村”。
村内昔日占地100余亩的石英砂厂集聚区,荒凉的景象与附近生机勃勃的果园形成鲜明对比。郝其选说,今年,村里计划利用这片废弃地新建一个可存栏数百头的规模养牛场。“蜜桃产业只是第一步,我们还盘活了二七干渠两侧的408亩闲置土地,用于种植美国山核桃,目前该产业面积达1200多亩。未来,村里还将探索更多富民产业。”
作者:李园园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付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