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是时代的报春燕、晴雨表和方向标。1978年1月,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发表,预示着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科学的新时代的到来,开启了改革开放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大闸门。”在日前浙江安吉余村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报告文学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朝全表示,以余村群众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为题材创作的《那山,那水》,证明了“两山”科学论断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所起到的巨大历史推动力,余村的变化正在开启美丽中国的新时代。
为时代立存照 为历史留清源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中国报告文学常务副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李炳银介绍,报告文学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文学体裁,从概念上它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并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传入中国,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在中国,从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到近代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都以写实记录史事。
晚清,报纸登陆中国,散文与新闻相结合的产物——报告文学才开始孕育,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已具备了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1932年,阿英选编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是第一部以报告文学命名的作品集,对这一新兴体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李炳银介绍,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报告文学创作迎来了丰收期,如夏衍的《包身工》、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等都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以来,报告文学多以讴歌新社会、新生活、新人物、新事物为主要表现内容。如巴金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甄为民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这些作品塑造的人物事迹感染了一代人。
不过,中国报告文学真正的崛起腾飞,得益于1978年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它在《人民文学》上刊发之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振荡效应,全国大小报刊转载,电台广播,报告文学自此真正有了直面现实,不回避矛盾、问题,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特性,其报告性、新闻性和艺术性、文学性得以完美结合。1982年,报告文学被中国作家协会作为独立文体正式列入全国文学评奖范围,与诗歌、小说享受同等待遇。
新时代讲“中国好故事”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报告文学始终和时代同脉搏、与人民共生息、同国家齐进步。波澜壮阔的时代巨变、纷纭复杂的世情人心都在报告文学作家的笔下得到了很好的书写、记录和反映。”李朝全介绍,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理由的《高山与平原》等作品,重塑知识分子形象,呼唤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时代到来;张锲的《热流》,吕雷、赵洪的《国运——南方记事》,周嘉俊的《步鑫生现象反思》等,见证记录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并为其鸣锣呐喊。何建明的《国家行动》反映三峡工程建设,梅洁的《大江北去》描写南水北调工程,还有如陈新的《探海蛟龙》、许晨的《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都生动还原记录了中国重大典型事件。
进入新时代,报告文学作家依然在坚持书写和塑造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科技精英、大国工匠等,唱响中国“好旋律”。如纪红建的《乡村国是》写脱贫攻坚战、长江的《天开海岳》写港珠澳大桥,张子影的《试飞英雄》,陈启文的《袁隆平的世界》等。2017年9月,何建明20万字的报告文学作品《那山,那水》出版,以安吉为例,紧紧抓住时代命题,将“两山”科学论断艺术地呈现出来,发掘安吉在“两山”科学论断指引下,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根源和非凡业绩,生动诠释了“两山”科学论断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生命力。“如果说安吉的实践是对‘两山’科学论断的现实诠释和解读的话,《那山,那水》就是对‘两山’科学论断和人民群众实践的文学解读、剖析与诠释。”李朝全表示。
“作为一种使命文学、担当文学,报告文学从未推辞自己的社会职责和时代承诺,始终坚持在场、参与、承担与反思的角色,始终坚持在新闻结束的地方、热点逐渐隐入历史的时刻再出发,再深掘,从而作出了作家独特而重要的贡献。”何建明表示,回望报告文学40年,成就突出,令人欣慰,但也存在着人才匮乏、艺术特色不够鲜明、表现形式不够丰富等一些明显的不足和缺憾。这些都有待于作家们在今后的创作中不断加以克服和改进。
专家观点:新时代下报告文学如何“拥抱”大数据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报告文学如何“拥抱”大数据?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张立国认为,报告文学也要与时俱进掌握运用大数据。
首先,对报告文学的价值判断,时效性是首当其冲的重要指标。时效性越强,新闻性越大,其正义力量越强。然而报告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很难追赶新闻报道的新闻性。那么就需要作者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经验和敏锐的嗅觉,对可能发生的事进行预测性报道,这就离不开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对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把握,写出超越时空限制的惊人之语,从而强化报告文学的时效性。
同时,大数据有一个隐含的重要取向,即在于通过大数据搜寻,发现我们在常态思维下没有发现的问题,唤起公众对一些原本无意识的问题的认知,并且通过数据增强其论证的可信度。譬如,在人际关系中究竟是冷漠占主导地位,还是关爱占主导地位?啃老族究竟有多少人?这些问题通过走访调查只能解决典型案例解析,而很难解决报告文学的社会价值问题。通过决定选题的大数据搜寻,在数据逻辑中就能更好、更准确地揭示社会问题,把隐性的误解的社会问题揭示出来。
其次,通过大数据发现异质性。异质性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具有较高价值,主要讲在常态思维下找到非常态却是能直达本质的东西,以彰显报告文学批评的敏锐性。通过大数据分析先找出事物发展的异常值,再从异常值中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譬如查看一个单位的历年考勤表,一个人总是迟到早退,这个人肯定就有故事。
“大数据对报告文学创作具有很大帮助,但文学报告不能过于依赖大数据。”张立国认为,当下报告文学所犯的最大毛病是直接大量下载,然后拼接成文,使文章变成资料库,失去了报告文学应有的意义,失去了报告文学的鲜活性。凡是从网上下载的资料,都不具有新奇性,都是第二性的东西,只有作者深入生活,自己挖掘出来的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才是第一性的东西,才具有新鲜性、新奇性或者新闻性。
作者:文汇报驻浙记者 蒋萍 通讯员 刘海波
编辑:蒋萍
责任编辑:国内报道中心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