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关村西区 |王洁 摄
1980年,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受美国硅谷启发,“翻出围墙”,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科技公司。
如今,在海淀区4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聚集了14.86万户科技型企业,其中,总部企业1035家,上市及挂牌公司900余家,“独角兽”企业31家。海淀区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11.3亿元一路攀升到2017年的5942亿元,37年增长523.5倍。
从1988年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到1999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再到2009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这里诞生了许多“第一”:我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第一家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100%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第一个政府引导基金、第一部科技园区地方立法。
▲海淀区政务服务中心|李扬 摄
早在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时期,海淀开创性地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园区管理模式,只选择工商、税务、财政等有限的几个部门,入驻试验区办公室集中办公。1999年起,中关村成立科技园区。海淀区在园区服务中心成立“一条龙”企业服务中心,10多个政府部门的窗口科室集中联合办公,38个市区两级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单位进驻,实行“一站式办公”。2016年,海淀区又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登记试点,推行“互联网+工商登记”的新模式,实现“足不出户办执照”。
特别是近5年来,中关村先后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权”改革、“国际人才20条”等改革试点,有20多项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或被其他国家引进,一些科技成果转化试点政策纳入相关法律法规,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长220米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是我国第一条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特色街区|李扬 摄
今年年初,海淀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简称“海淀创新16条”),其中,着眼与促进不同创新群体深度融合的“创新合伙人”计划备受关注。这项计划在关注科学家、企业家的同时,突出对投资家、科技经纪人、知识产权服务、法律、战略咨询、会计师等群体的关注,打造政府与企业在原始创新过程中的新型伙伴关系。海淀区将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吸引一批具有高度粘性、扎根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多领域人才成为“创新合伙人”;并通过重点项目合作方式,邀请科学家直接举荐重点项目和顶尖人才,区政府以“创新合伙人”的身份承接落地。
此外,“海淀创新16条”中的“七大计划”和“九大行动”将通过原始创新能力跃升和新型研发平台领航,促进原始创新能力大幅度跃升;以“3×100”计划为依托,力争3年新增10到15家“独角兽”企业;形成1000亿元规模的“海淀创新基金系”,推动一批科技型企业上市,使海淀成为自主创新主阵地。
▲中关村旧貌街景|海淀区委提供资料照片
占地75平方公里的中关村科学城是海淀的一块金字招牌。现在,它的范围扩大到了海淀区全域。海淀也将秉持“科学+城”的理念,实现从“园区运动”走向“城市发展”,使创新不但引领科技进步、引领产业发展,同时引领城市全面发展进步。
▲海淀区政府内的海淀区”城市大脑“ |李扬 摄
随着各类电子产品大卖场的撤离,中关村西区已逐步变身为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新业态聚集区,对城市风貌提出了新要求。经初步建设,这里成了科学城的“样板间”:原来过条马路,要穿过至少5道护栏,现在海淀区将2万多米护栏全部拆除,成了北京第一个没有护栏的街区。新增的15万株绿植和多种智慧公共设施——会说话、能充电的座椅,智能移动卫生间,无人配送机器人等,使街区变得友好而温馨。整个中关村西区市政井盖和地下管廊里,安装了520个传感器,通过物联网技术建设“城市大脑”,对地下燃气泄漏等城市安全问题进行管理。中关村西区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西区的目标不是再建一个能把企业和研发人员请进来的园区,而是要把这片地方建设好,让企业和研发人员爱聚集、舍不得离开。
(本报北京11月15日专电)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李扬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朱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