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4.19平方公里的洋山岛上,她已经耕耘了14个年头。一个小小的人社分局,一年4万多笔业务量,为她带来“快手阿芬”的亲切称呼。
十几年来,她跑遍了岛上的各个角落,换过5辆自行车,坐船里程超过了3万多海里,而她的家也成了另一个“材料受理窗口”。
她就是浙江省嵊泗县人社局洋山分局局长倪芳芬,更是浙江省“最美人社人”、洋山人眼里的好闺女。她尽职尽责、细致服务,为了给群众办好一件件“关键小事”而努力。
家门口的“材料收集窗口”
倪芳芬(右)在指导居民填表
倪芳芬是土生土长的洋山人,2004年底,她进入嵊泗县人社局洋山分局工作。
洋山镇行政区域广,人员情况复杂,不仅包括本岛大洋山岛居民,还有居住上海的原小洋山岛动迁居民、居住在上海奉贤和金山的滩浒岛居民,服务人口超过一万人。
分局刚成立时,办公室都是租来的。分局里只有三四个人,一年的业务量却有4万多笔,工作强度大,练就了倪芳芬手快、工作效率高的工作特点。
“不快不行,很多办事的群众都是坐船跨海过来,耽搁几分钟就赶不上回去的船了。”有事即刻处理,一直是倪芳芬的工作准则。
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除了完成柜台上的业务,她还经常入户帮助居民办理业务。2015年舟山市出台被征地农民转轨政策,这项政策涉及洋山居民7000多人,难度比较大,一是难在人员比较分散,二是有很多身在外地的居民不能及时得到通知。
为了避免有人被落下,尤其是考虑到很多没有具体工作单位的老人,倪芳芬上门通知服务,落实到个人。很多老人不理解新政策,她总是耐心解说,一直说到他们懂为止。
倪芳芬骑自行车上门服务
“很多居民知道我忙得来不及吃饭,经常在晚上送来自家做的茶叶蛋、粽子和玉米,让我非常感动。”十几年来,倪芳芬跑遍了岛上的各个角落,先后换过5辆自行车,岛上的居民都亲切地叫她“阿芬”。倪芳芬的邻居是一位退休老人,因为身患慢性疾病,经常需要报销医疗费。“我让她把相关发票凭证给我,就什么都不用操心了。”倪芳芬说。
一传十,十传百。后来,周围的群众办事总爱往她家跑。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倪芳芬养成了离家不锁门的习惯。
家里没人时,一张字条裹上办事材料,就搁在倪芳芬家的院子里,倪芳芬看到后总会尽快帮忙办理。久而久之,她家成了洋山分局另一个“材料受理窗口”。
3万海里的服务路
倪芳芬上门为居民服务
当年,因为修建洋山深水港,一部分居民迁到了50公里外的惠南镇。为了让这些群众办事更方便,从2013年开始,倪芳芬开辟了一条特殊的服务路线,每月15、16日坐船去惠南镇上门服务。
海上天气变幻莫测,遇到大风浪,别的轮渡停航,只有倪芳芬不顾风浪,坚持跨海服务。
惠南镇敬老院的一位阿婆,因患胃癌,每个月的医药费用很多。一次,又到约定送报销款的日子,海上突起风浪,倪芳芬知道阿婆急需钱,赶紧打电话,找到一艘小船帮她搭过去。
报销款送到阿婆家里已是深夜。风浪里的颠簸让倪芳芬记忆犹新:“我也很后怕,想着万一出事了,我的孩子怎么办……”然而,下个月,倪芳芬又坐上了去惠南镇的船。
几年下来,倪芳芬坐船的里程超过了3万海里。
有人问她,这份工作挣钱不多又困难重重,动力是什么?她说:“我是渔民家的孩子,知道乡亲们靠海吃海的不易。既然成为了人社岗位上的一员,就想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
群众的获得感是我的幸福感
工作中的倪芳芬
“为百姓服务,最重要的是让政策落到实处。”倪芳芬说。
近几年,国家出台各种惠民政策,让倪芳芬和同事们的工作更加充实。2011年,为贯彻落实《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倪芳芬负责搜集可享受该政策的人员信息。
“特别是外地的务工人员,我要及时与他们取得联系,第一时间向他们解释这项优惠政策,帮助他们争取最大权益。”这项任务繁杂琐碎,却非常关键。
由于政策实施有一定的时限性,那阵子每天来办理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她和局里同事日夜连轴转,终于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将680多万元养老补助款及时准确地发放到符合条件的群众手里。
忙着工作,倪芳芬总觉得愧对家人。丈夫在岛外工作,周末才能回家,儿子只能由她来照顾。由于她下班晚,回家时孩子已经饥肠辘辘。清水捞面,拌上一点麻油,一碗简单的麻油拌面,他都能吃得狼吞虎咽。
倪芳芬在陪儿子吃饭
“儿子小时候,曾说我是个不称职的妈妈。”一天,儿子突然对倪芳芬说,“提起你的名字,同学的妈妈们都说你很厉害!”看儿子那么自豪,倪芳芬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社保工作虽然琐碎辛苦,但群众从这些惠民政策中找到的获得感,正是我收获的幸福感。”
倪芳芬的新目标:办事不出岛
舟山市住人的岛有近百个,岛际交通不便,基层群众办事成本高。特别是对于洋山群众而言,每天仅有两班接驳船往返海岛之间,群众办理失业职工证、报销大额医药费等业务,需要住一晚才能回家,既费时也费钱。
2017年,浙江启动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舟山立足海岛实际,提出了“办事不出岛”的目标。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整理大量数据,洋山分局的工作人员一时感到压力很大。倪芳芬就动员大家:“这可是一件大好事。现在我们忙一点,以后老百姓办事可就方便了,只要数据‘跑起来’,老百姓们在家门口就能把事情办好了,既方便了他们,也解放我们自己啊。”
倪芳芬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作报告
随着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不断推进,这座通行不便的海岛搭建起了信息数据流通的桥梁,倪芳芬的工作也有了可喜变化:新安装的读卡器、高拍仪等设备,真正实现了业务档案电子化和窗口办事无纸化。
在自己的生活中从不计较的倪芳芬,为老百姓算了一笔账:“如今,同样是办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原来要跑5个地方,花一天半的时间;现在只要花10分钟,在社区填一张表就行,这中间,光路费和住宿费,就能省下300多元。”
当“互联网+”浪潮涌向这个小岛,倪芳芬正以“办事不出岛”为目标,为海岛群众办好一件件的“关键小事”。(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潼 实习记者 胡云茹)
【倪芳芬语录】
“我是渔民家的孩子,知道乡亲们靠海吃海的不易。既然成为了人社岗位上的一员,就想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
“群众从这些惠民政策中找到的获得感,正是我收获的幸福感。”
“最多跑一次,办事不出岛,只要数据‘跑’起来,老百姓们在家门口就能把事情办好了。”
【记者手记】
浙江省“最美人社人”倪芳芬接受采访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还在单位加班。她说,常常是下了班匆忙回家给儿子做了饭,又返回单位继续工作了。
在洋山人眼里,倪芳芬不像一个分局局长,更像洋山人的好闺女。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阿芬”,这个普通又亲切的称呼,代表的是人社人获得的最高赞美。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