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发“南京大学科技奖”
5月20日,南京大学在仙林校区举行116周年校庆大会,校党委书记张异宾为获奖团队代表颁发“南京大学科技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科院院士、校长吕建发表“新时代 新奋斗 谱写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华章”的主旨讲话。大会由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主持。
▲杨忠主持大会
新时代书写新的南大“奋进之笔”
▲大会现场
在过去一年里,南京大学科学研究喜报频频。其中,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周新民教授领衔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华夏地块中生代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施毅教授领衔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若干低维半导体表界面调控及器件基础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张异宾为获奖团队代表颁发“南京大学科技奖”,以表彰他们获得的喜人成绩,并希望全校师生鼓足干劲、争创一流,不断攀登新的科研高峰。
吕建作题为“新时代 新奋斗 谱写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华章”的大会讲话。他从回顾历史,坚定信心;面对当下,攻坚克难;展望未来,再创辉煌三个方面展开。他说,南京大学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的“第一个南大”,作为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名单的中国一流大学,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开局良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喜人成绩。
▲吕建讲话
面对开放竞争的环境,对照世界顶尖大学的发展水平,南京大学如何应对诸多新挑战?吕建剖析了关乎学校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管理方式、精神风貌等问题的内外表现。面向新时代,他指出,针对路径方面的“大与小的矛盾”,要进一步明确以“修齐治平”理念为支撑的内涵特色引领式发展路径;针对布局方面的“内与外的矛盾”,要进一步明确以南大优势与特色为根,构建内外互动,智慧关联新格局;针对学科方面“宽与高的矛盾”,要进一步明确采取学科布局智慧型加减法,优势特色学科个性化发展、交叉学科推进方式创新的学科生态优化方法;针对攀高峰方面的“稳与破的矛盾”,要进一步明确了从理想层面与体制层面两方面进行稳中求进与求突破的发展总基调;针对做事方面的“知与行的矛盾”,要进一步明确面向目标、问题导向、知行体三位一体的做事方式;针对管理方面的“放与推的矛盾”,要进一步明确以上率下、全局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的思路;针对精神方面“天与地的矛盾”,要进一步明确以校歌中仁智勇为支撑、以舍得平衡为手段、以高峰涌现为目标的支撑方式。
针对十九大报告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重大命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快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南京大学要努力为之贡献“南大方案”:在立德树人方面,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第一个南大”的理论与实践;在卓越研究方面,打造南大风格的科研舰队,为国家再画一次科研发展路线图;在队伍建设方面,加强高水平队伍建设和激励,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家级的学术带头人,力争率先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模式探索中取得突破。
40年前,《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我校教师胡福明为主要作者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拉开了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序幕。该文集中体现了南大以天下为己任、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范。吕建强调,今天的南京大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秉承百年南大卓越引领的风范,发扬百年南大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深怀爱校之心,坚定兴校荣校之信念,以仁、智、勇鼎立前行,扎根中国大地,在新时代谱写“双一流”建设新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师生畅谈“南大精神”
▲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发言
中科院院士、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郭子建在发言中回顾了从加盟南大至今近 20年的点点滴滴。他说,这20年里,南大见证了他科研生涯中的每一次成就;一个开放、共享的学术生态,一群包容、互助的良师益友,还有一批批求真、务实的可爱学生。“这就是20年里,我所感受到的南大、南大人和南大精神”。他表示,面向新的历史时期,全体南大人应该团结起来,锐意进取,以新的勇气、新的作为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高等教育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塑造更具有时代重量的“南大精神”。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哲学系唐正东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学校,都是南大。南大文化的传承就是靠一个个具体的老师和同学来完成的。”他说,南大在116年的历程中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创造辉煌并且现在正在朝着新的高度攀登,这跟一代代充满激情、勤奋奉献的老师是分不开的。前辈学者的努力奠定了南大曾经的辉煌,而我们今天努力所建构的正是明天南京大学的学术地位及影响力。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以优秀的前辈学人为榜样,致力于用自己的努力为南大的发展贡献力量。
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法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刘敏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幸存者。“我是一名汶川地震幸存者,经历过生死考验,地震中我失去了右腿。今天站在这里,想分享一个特殊学生眼中的南京大学。”刘敏动情地讲述着在南大感受到的温暖和关爱。“我并非强人,也有软弱的时候,在母校的呵护和老师同学的关怀下,我收获很多:知识、友谊、爱心、做人、荣誉,每一项都是沉甸甸的情意!”2017年,刘敏因截肢残端软组织水肿和骨刺无法穿戴假肢,学院领导每日下班后陪着她去医院就诊;很多同学主动申请轮班陪她去医院做检查;宿管阿姨看她双手拄着拐杖,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去食堂的时候,打饭大叔会冲她微笑,说多给你点羊肉,补补身体。“这些关爱,这些温暖,充满校园每一个角落,我无法释怀,默默记在心头,带着这些温暖的爱激励自己努力前行。”她说:“我们有幸学习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母校已迈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奋勇步伐,我也将以此为己任,把母校‘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发扬光大,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担当,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灵魂、有创造力的新时代青年。”
作者:齐琦
摄影:佘治骏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叶志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