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篇、66章、约62万字,从2008年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启动编制《太湖志》以来,经历了材料收集、整理、撰写、润色、意见征求等阶段,如今,《太湖志》终于通过终审。审查专家组认为,《太湖志》可在根据审查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正式出版发行,这将填补太湖流域没有流域层面系统志典作品的空白。对继承流域优秀水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太湖最早的水利工程出现于公元前11世纪
治水史和文明史,一直以来,密不可分。社会经济发达,水利兴盛;兴修水利,也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太湖流域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历代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苏湖熟,天下足”“赋出天下,江南居什九”“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普遍流传,而水利工程则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太湖流域最早的水利工程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泰伯在梅里(今无锡梅村)建立了小国“勾吴”,在今无锡市东南开挖了泰伯渎用于水运和灌溉。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北方多战乱,而太湖流域社会相对安定。西晋永嘉之乱引起我国人口第一次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治水活动也随之兴起。
隋唐至宋代,太湖流域经济已逐渐超过北方。唐的安史之乱和宋室南渡,又两次形成大量人口南迁,全国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五代吴越时期,国泰民安,百业兴旺,苏州、杭州已成知名的都会。南宋定都临安,更带来这一地区的繁荣。这一时期也是水利的兴盛时期。
太湖下游史称有“三江”排水,即东江、娄江和吴淞江。东江上游为白岘湖群,中游为淀泖湖群,下游入杭州湾。娄江大约在今浏河位置,向东北入海。约在公元8世纪前后,前两江相继湮没,仅留下吴淞江。南宋建炎元年后,杭州湾出海口全部封闭,杭嘉湖排水改为向北、向东入吴淞江。元末明初,吴淞江下游几乎全部淤塞,且疏浚无效。明永乐元年,开挖范家浜,上接大黄浦,下接南跄浦口(今吴淞江),引淀山湖众水由范家浜东流,其后河道通畅,黄浦江总汇杭嘉湖之水及淀山泖荡之水,并替代吴淞江成为太湖下游主要排水通道,也促进了上海地区的繁荣。在太湖水利史上是有重要影响的工程。
这之后,又经过多次整治,黄浦江终成河道宽深、水量丰沛的航路。黄浦江的形成,奠定了上海港的发展基础。据明朝弘治年间《上海县志》记载,当时上海商人“乘潮汐上下浦,射贵贱贸易疾驶除十里如反复掌,又多能客贩湖、襄、燕、赵、齐、鲁之区”。
八旬老专家用钢笔一笔一划手写数十万字初稿
对于《太湖志》而言,一方面,它的内容涵盖水系、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旱灾害、水文、流域规划、治理工程、水利信息化、水资源保护、防汛抗旱等方面,同时记载了流域历代治水工程、流域管理、水利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与现状,翔实记述了流域水利事业沿革和发展脉络,反映流域治理与管理的史实,具有鲜明的水利行业志特色;另一方面,品读这部长达数千年的太湖流域治水史,就如同品味太湖流域从古到今的水文化传承史,到处充溢着水文化元素。
在初稿先前的修改过程中,评审专家也专门提出建议——继续着重水文化的笔墨,增补流域历史名胜、璀璨人文等与水文化有关的内容,希望能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加了解太湖流域的治水历史和文明。
参加《太湖志》编制的人员,除了太湖局的专家,还包括流域内地方水利(水务)系统的专业人员,从各处汇集而来的心血,远不止62万字。“以志为鉴,以志资治,以志传世。”这是《太湖志》主要执笔人之一、长期从事水利研究和流域治理的老专家王同生的期待。
王同生当时年近八旬,但依旧欣然接受了这一使命。在王老家里书桌的案头上,放着厚厚一沓《太湖志》的手稿纸,纸上字迹清晰,文笔流畅。由他撰写的几十余万字,都是他一笔一划用钢笔慢慢地手写上去的。编写期间,有一次王老因身体不适动了个小手术,术后第三天,还没等到出院,他就戴上老花眼镜,抱着参阅资料,窝在病房的床头修改手稿。原来,术前的几天,《太湖志》撰写又进行了一次讨论,他早已等不及,便争分夺秒地把讨论意见修改完善到正文中去。
太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要做好《太湖志》正式出版工作,按照《江河水利志编纂导则》要求,确保《太湖志》按期优质出版;做好《太湖志》应用工作,充分发挥《太湖志》的基础信息、启迪借鉴、文化导向作用,在检索和使用中充分体现志书的价值;做好第二轮《太湖志》修编准备工作,不断提高续志编修工作质量和水平。
作者:赵征南 尤珍
图片: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提供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叶志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