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日前,华东师范大学迎来了本学期第二次全校停课———这一次,是为了阅读。当下的大学生在读什么书,又应该读什么书? 结合此次倡导阅读的校园主题日活动,校方发布了两份书单,比照之下,很是耐人寻味。
第一份书单,是该校学生最近阅读的十大“焦点书籍”,排前五的分别是 《解忧杂货店》《白夜行》《追风筝的人》《三体》和《平凡的世界》,清一色都是畅销书。第二份书单,是学者开给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荐读书目,包括《论语》《道德经》《唐诗三百首》,以及《唐宋词选释》《中国哲学简史》等。
一批学者名家以自身的治学和阅读经验规劝青年人:最好的年华,理应用来阅读经典。令人忧心的是,如今的大学里,倡导阅读经典的呼声从来不小,可经典阅读的“领路人”却有些青黄不接。
大学生读书,就该读经典
虽说阅读是件很个人的事,也不存在真正的“热书”,但在华东师大日前举行的“大学人文教育与经典阅读”主题论坛上,一群知名人文学者的意见却出奇一致:大学生读书,就该读经典。
什么是真正的经典作品?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汝伦在演讲时,引用了艾略特的一句妙语作答:“假如我们能找到一个词,能最充分地表现‘经典’的含义,那就是成熟。”他说,中国的很多经典著作诞生于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得以流传至今,这正是因为从这个时期开始,我们的语言和文明开始走向成熟。
经典作品和所谓的“人气读物”的区别在哪里? 张汝伦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普通的书哪怕再精彩,读个两三遍差不多了;而经典作品,每一次阅读都像是第一次。”
身处信息时代,不少年轻人更习惯读“屏”,纸质阅读都略显隔膜,还有什么动力回归对大部头经典作品的精读?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国荣给出的见解很精妙:“论具体知识,今天的很多大学生肯定超过了古代思想家;可论及对世界、对人生的认知和体悟,我们当代人在智慧层面远不及古代思想家。”
对于一些只读畅销书的年轻人,杨国荣觉得,他们很有必要听听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有的人只看看报纸,最多也不过再读一些当代作家的书,这种人,在我看来,正像一个极端近视而又不屑戴眼镜的人。”
真正的经典作品并不易读
毋庸讳言,真正的经典作品并不易读,“打开”经典有个过程,大学生们亟需经典阅读的“领路人”。说到这点,张汝伦有些感慨。
他回忆说,大约五六年前,一所名校历史系希望开设一门 《左传》 原著导读课,结果发现,要找到一位学养丰富且年龄适中、能胜任这门课的老师很是困难。“起初只找到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后来好不容易寻觅到一位各方面条件还不错的教师,这门重要专业课才算开起来了。”
但这样的幸运,并非总是遇到。近些年,高校纷纷推出通识教育改革。这固然说明大学已经认识到了人文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随着通识教育的推进,难题又冒出来了:相当一部分经典导读课、原著选读课开设起来难度大,主要原因就是找不到合适的老师。
“眼下,各大名校在聘任新教师的时候,往往会设置一道‘在海外高校获得博士学位’的门槛。评价教师时,能在国外期刊发文的,似乎更有水平,这样的评价标准对于人文学科显然不适用。谁都知道,一位研究唐诗的学者要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是极难的。”一位出席论坛的人文学者告诉记者,他观察过不少国内名校中文系的师资来源以及目前开设课程的情况,发现在年轻教师中,能够给学生讲解近现代文学作品的为数不少,但能系统讲解 《楚辞》 《乐府诗集》等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专业课程、能带着学生们精读经典作品的年轻教师则相对偏少。
不少与会学者表示,在倡导年轻人回归经典阅读的今天,大学理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做得更多一些,动作更大一些,培植更有助于人文学科发展的生态。事实上,这正是相当部分学者赞赏华东师大此次“阅读”校园主题日的原因。据悉,5月12日,华东师大还将再次停课,迎来“艺术”校园主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