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中华文化有着辉煌的“过去完成时”,这体现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华文化更有着灿烂的“现在进行时”,这体现在今日中国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上。当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承下来、弘扬起来,与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等红色文化为主体的现实文化有机融合起来,让根更壮、叶更茂、魂更强,这样的文化怎能让我们不由衷地自信
这一段时间来,我们讲文化自信比较多,引发了一些讨论与提问。由于一些人把它误解或曲解为一种政治要求或策略选择,结果生硬的举动有之,应付的心态有之,逆反情绪亦有之。其实只要我们讲清楚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新挑战,讲清楚当代大国竞争方式的新变化,讲清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与时俱进,就会明白中国社会涵养培育文化自信其实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在全球化中标注“这一个”必然要文化自信
近代以来,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要形态的全球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显著特点。尽管全球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而来的一种社会现象,但它客观上也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重要一步。但是经济上的分工协作,包括科技上的一视同仁并不能成为强求人类社会“清一色”的借口与工具。如果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因此都成为了“全球化”这架机器上的一个标准件,没有个性、没有特色,高度同质化、纯粹单面人,对人类、对世界都将是一场梦魇。
而化解这一梦魇的“救心丸”就是文化。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来的思想积淀,是对其生产生活方式的精神升华,是对其意义价值的历史辩护。从身份认同上看,文化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有别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的“基因身份证”;从心理归属上看,文化又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可以找到精神的安定与祥和。
文化能担当起这一使命的法宝在于其独特性,每一种文化都与其他文化不尽相同。这种不一样让一个民族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标注出“这一个”。正如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差别绝不仅仅体现在黑眼睛黄皮肤上,而在于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
反过来,如果丧失了文化独特性,就意味着丧失内聚力,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文化甚至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生命体现,否定自己的文化就是否定自己的生命。这不仅是文化的理论逻辑,同样是文化的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文化自信体现的正是对这一逻辑必然的遵循。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国家都选择同一种文化,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不管那种文化看起来是多么的先进、多么的现代、多么的科学。人类社会正是在经济全球化与精神独立性的张力此起彼伏中不断前行的。
抢占大国竞争的“制高点”必须要文化自信
从文化的实践功能来看,文化又是“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现在国际社会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在和平发展背景下更不直接表现为军事的竞争,而是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任何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占领制高点,首先要取得文化上的优势,占领文化与价值的制高点。因此,现代西方社会的文化扩张绝对不是一种文化偏好,背后是其经济政治霸权欲望的驱使。
之所以文化会在国家竞争中走到前台,是因为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文化一旦为人所真正接受,就会像一只无形的手,以一种无形的但又是强有力的力量,把人的行为拉入文化价值设定的制度规范的轨道。这种力量不是外在的,而是发自人内心的,是人的一种自觉与自愿,甚至是一种无意识。我们常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心甘情愿”的现象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出现的。
一旦我们“丢弃自家宝,沿街去乞讨”,落入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陷阱中,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实践,乃至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都不仅会遭遇别人的污蔑羞辱打击,甚至会面临来自我们自己的怀疑、否定乃至唾弃。现在社会上一些荒谬观念的流行,说到底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诸如,西方霸权横行是理所当然,中国强大了就是威胁世界;西方捅出了篓子是一不留神马失前蹄,中国出问题则是制度体制积重难返;西方的成功是制度文明进步使然,中国的成功则是侥幸偶然搭便车;等等。果此,西方社会上百年来船坚炮利做不到的事情,被文化渗透做到了。
也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西方文化的咄咄逼人,我们必须确立起文化自信,呵护我们的价值追求,捍卫我们的理想信念。
领略中华文化“精气神”让我们有资格自信
对于中国社会来说,讲文化自信并不是想当然,更不是一厢情愿。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兼容并蓄、与时俱进都让我们有资格自信。
文化来自于积淀,时间就是文化的质保书,而中华文化正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延续五千余年没有中断的文化。五千余年薪火相传、绵绵不绝,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灿若星辰,不仅哺育着中华民族,也滋养着世界。当今天的世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时,“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可为人类修复自己的家园送上一剂良药;当今天的世界因为各种各样的利益纠纷与冲突而可能擦枪走火的时候,“和而不同”的价值观恐怕是实现各得其所的最佳选择;当人类社会越来越沉湎于社会发展方式“唯一解”的时候,“生生不息”的方法论形象地告诉世界还有别样的可能性、别样的精彩。
不仅传承还有“拿来”,中华文化五千余年的演进又是一部“有容乃大”的发展史。中华文化在广泛的文化交流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变成我们的养料,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让中国更独立、更强壮。佛教本来是印度文化中的瑰宝,中华文化把它“化”为了中国佛教,其气象境界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确乎诞生于西方社会,我们把它“化”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社会大放异彩。有了这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品格,中华文化自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中华文化有着辉煌的“过去完成时”,这体现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华文化更有着灿烂的“现在进行时”,这体现在今日中国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上。当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承下来、弘扬起来,与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等红色文化为主体的现实文化有机融合起来,让根更壮、叶更茂、魂更强,这样的文化怎能让我们不由衷地自信。
在这个意义上讲,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既是彰显今日中国文化自信的自然反映,又是夯实今日中国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