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国春晚”——美国美式橄榄球联盟(NFL)的超级碗决赛中场秀上,流行歌手LadyGaga独挑大梁,在500架无人机护航下完成了华丽炫目的个人秀。伴随其开场歌声的是500架无人机腾空飞起,随着音乐的节奏夜空中汇聚成了一面闪闪发光的国旗,这一瞬被专业媒体评论为“无人机技术开启舞美壮丽新时代”,就连LadyGaga也为之逊色。
无人机并非在“美国春晚”首次大出风头,近年来国内已有多次大型综艺节目和流行歌手演唱会甚至话剧舞台上启用该技术。有资料显示,专业电脑操控的舞台灯光效果无人机方阵,最大数据规模已达10000架。随着科技已经蔓延到艺术领域,音乐舞台也与科技有了更多的融合与互动——人声合成、听音辨曲、记谱软件、意念作曲……从某种角度来说,越来越多的“黑科技”正在入侵传统音乐领域,带来革新的同时,也让传统创作者开始思考如何才能不被机器超越。
科技改变看音乐会的方式
过去几年,全球范围有不少音乐与科技结合的例子,其中,不少古典乐演奏,也与可穿戴设备、机器人合成声音等应用相结合,用高科技的外在包裹着音乐艺术的内核,展现给世人更多对于音乐的想象和实践。
坐落在洛杉矶的实验歌剧公司工业剧院公司,在2013年推出了一部根据伊塔罗·卡尔维诺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剧《看不见的城市》。与正襟危坐“听”歌剧的传统方式不同,舞台的概念被移动设备彻底“拆解”:演出场地设置在洛杉矶联合车站,在演出中,乐手、歌手以及舞者被分散到车站的各个角落。所有观众通过头戴式耳机,一边聆听整场歌剧,一边在车站里自由行走,寻找歌剧中的人物、乐手、舞者,不时还会撞见一头雾水的等车游客。
除了“拆解”舞台,利用网络和可穿戴设备,歌剧的欣赏方式向社交化更进一步。萨丁尼亚的歌剧团卡利亚里抒情剧院,在演出普契尼的《图兰朵》时,利用谷歌眼镜营造虚拟实境,歌手、乐手与舞台管理在演出中均配戴此装置,将视频与图像实时传送给剧团的社媒用户,并把翻译字幕嵌入观众的谷歌眼镜中。
更多人声合成设备的应用,甚至开始取代演员。几年前,作曲家兼发明家陶德·麦可欧尔创作了歌剧 《死亡与力量》,使用了LED面板与半自动歌剧机器人来担任希腊戏剧合唱队,缔造了一幕极具风格的机器人歌剧。2015年,在柏林演出的歌剧《我的方块小姐》,由一名叫“Myon”的机器人主演。冰冷的机器人也能唱出“有感情”的歌,当曲终灯亮起,观众们为这有些出人意料的一幕送上热烈掌声。
除了这些例子之外,还有把iPad带入演出现场同步放映声画等从前不可想象的新兴音乐会打开方式。人们总说,音乐跨越种族、语言,连接美好事物和心灵的交互,而现在,高科技的应用,似乎让这种连接更加容易。
光辉夺目的“黑科技”会抢走音乐家饭碗吗
演出之外,当科技渗透到音乐创作的方方面面,结果似乎不那么令人愉快。越来越多的传统音乐行业从业者开始担心自己饭碗不保。
在音乐领域,已经研发出类似PS的软件:一款名为“ProjectVoCo”的音频编辑软件,可以采样一个人的说话录音,然后通过粘贴剪辑的方式进行转录和修改,再加上音色库的运用配上鼓手、贝司手等,仅一人之力就能“拼凑”一个完整作品。业内人士称,这个软件的诞生可能会在行业内产生颠覆性改变。也许有一天,唱片公司会用拟声版的虚拟歌手代替真人歌手。而在日本,拥有动画形象的人声模拟角色初音未来,不仅衍生产品涉及动漫和游戏领域,甚至还举办了演唱会。
去年,又一项“黑科技”被发明出来——戴上就会作曲的意识控制器。这个设备通过电极把相关信号传到主机上,根据用户不同脑电波所产生的不同结果,触发不同的音乐片段。这样一来,即使没有音乐基础的人,也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以上两项黑科技再加上另一个自动记谱软件,有人惊呼,专业作曲和声乐人才,眼看就会被机器替代。
在音乐圈内,能听到更多理性的声音:科技帮助艺术家在创作中发掘更多可能性,模糊了各种艺术的边界,重新定义艺术之美,也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美学。
近两年一直热衷于做多媒体音乐会的钢琴演奏家宋思衡,对此颇有感触,他说自己正从一个传统钢琴演奏家渐渐转型成“可视化音乐会”的拥趸。“看电子艺术家作曲,颠覆了我原本的音乐美学。”宋思衡说,“不像传统作曲家写五线谱,在电子艺术家的世界,声音就是电脑显示屏上不同的块状,作曲的过程就是叠加、减少、穿插这些色块。”20世纪后半叶才诞生的电子乐,可以说开创了一个新世界,人们不再能通过声音辨别乐器,因为电子回路的声音不同于任何乐器。对电子艺术家来说,音乐不仅仅是耳朵听到的节奏、旋律,更是视觉上的多重感受。
技术的革新、发展,改变了音乐的存在形式,但两者并不冲突——电脑音乐和乐队音乐不会此消彼长,相反在拥有各自市场的同时还能彼此组合,产生新的音乐形式;而数字音乐的出现,同样没有毁灭音乐产业,反倒通过社交媒体,让音乐有了更精准和广泛的传播……归根结底,音乐家们坚信,任凭技术再发达,机器永远无法复制人类的情感,而情感才是音乐真正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