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沈阳故宫博物院获悉,经过修缮后,沈阳故宫唯一从未对外开放的院落敬典阁于近日正式开放。自此,沈阳故宫院落全部开放。
相对北京故宫而言,人们对沈阳故宫比较陌生,他们想知道,敬典阁有何神秘之处? 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有什么区别? 目前的建筑和文物保存情况如何? 记者连线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声能,依次解开上述谜题。
清朝“玉牒”曾置于敬典阁
敬典阁为沈阳故宫东所最北的一进院落,是一座二层黄琉璃瓦顶楼阁,也是整个宫殿中唯一一个独门独院的单体建筑,作为清代皇家专门的档案馆之一,专作收藏“玉牒”之用。
所谓“玉牒”,即皇室宗谱。清代“玉牒”从顺治十八年 (1661年) 开始,每10年修撰一次。“玉牒”按与皇帝的亲疏关系分为“黄档”和“红档”,大都是长二尺多、宽一尺多的大册,黄、红绢封皮,装帧精美,纸质精良,满、汉文字书写工整。
每次“玉牒”修成后会被抄写成三份,分别存放在宗人府、皇史宬和礼部,以便保存和查阅。1743年,乾隆下旨,将原存于礼部的那一份送往盛京(今沈阳)。数年后,又建造了这处专用的敬典阁,并将存放“玉牒”的柜格打造齐备。1750年,“玉牒”正式入阁收藏,此后历次修撰仍按制续送,直至清末。
记者获悉,清代“玉牒”是现存规模最大的皇族族谱,是研究清朝皇史的重要依据,而敬典阁曾经存放的“玉牒”,现已由辽宁省档案馆收藏,共1133册。
“博物院建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敬典阁长期作为沈阳故宫的库房使用,2004年,敬典阁存放的大部分物件移至新库房,但包括曾存放‘玉牒’的‘金龙大柜’在内的部分大型物件暂未移动。后来,我们终于将大件腾出,并对敬典阁进行修缮。”李声能透露说,“今年,沈阳故宫将增设敬典阁‘珍宝展’,每次只展出一件沈阳故宫从未展出过的一级文物,每季度更换一次,第一件展品为皇太极的鹿角椅。”
沈阳故宫是多元文化融合的象征
与北京故宫相比,沈阳故宫在建筑上和文物上分别有哪些特点?
“沈阳故宫是清定都沈阳至迁都北京前 (1625年—1644年) 的帝王宫殿,也是清迁都北京后的陪都宫殿和皇帝到东北地区巡幸和祭祀祖陵时使用的行宫。沈阳故宫由努尔哈赤时期的宫殿、皇太极时期的皇宫和乾隆时期的行宫三部分组成,与北京故宫相比,在建筑文化上少了些中原的礼制精神、皇权至上,体现了浓郁的满族文化,同时又受到汉文化、蒙古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是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体现。”李声能说。
他认为,满族早期建都筑城最显著的特征在于都城之中不再另建紫禁城,皇宫与城市融为一体,城市街道的一部分纳入到宫殿区空间之中。它没有明显的宫、城之分,体现了“宫城合一”的结构形式。而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努尔哈赤建造的大政殿和十王亭这一组建筑,它们作为八旗共同议政之所,并无围墙围合,是一组开放式建筑,犹如一个城市广场,完全与城市融为一体,构成整个城市空间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沈阳故宫还具有“分期建造,相互融合”“八旗制度与八旗方位”“宫高殿低,而非北京宫低殿高”“高台院落”“合院布局,众妃混居”“口袋房、万字炕、跨海烟囱”等鲜明特色。
在文物方面,李声能认为,沈阳故宫是与北京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齐名的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是清代早期文物最大的收藏单位。“北京故宫所藏文物比较全,但单论清代早期即1616年—1644年的文物,沈阳故宫所藏最多。”
目前整体建筑无重大险情
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占地6万多平方米。它始建于1625年;1926年,盛京皇宫内以“东三省博物馆”为名,作为东北首座公立博物馆,对外开放;1961年,沈阳故宫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定名沈阳故宫博物院;2004年,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历经数百年风霜的沈阳故宫保存情况如何呢?
“建筑方面,整体上看相对稳定,并无重大险情。根据文物保护的最小干预原则,修缮工作只需在局部进行即可。”李声能说,“除了建筑、彩路画的修缮,我们还在细节上进行了处理。沈阳故宫300多年来从未被淹,这是古今双保险处理的结果。最初,沈阳故宫是沈阳最高的地区,北高南低,下雨时水向南流淌,并最终进入沈阳路两侧的排水沟,即‘明排’;而围墙下留有一个圆形的排水口,两个相邻的排水口之间基本呈一条直线,并形成一个不明显的坡道,则为‘暗排’。然而,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道路抬高,沈阳故宫已是‘洼地’。后来,博物院经过研究,决定将沈阳故宫的排水终端和市政排水系统连在一起。2013年,沈阳故宫新修了一条‘明排’系统,管径更大,斜坡度更科学。”
李声能介绍,沈阳故宫还将建设一套变形监测系统。“过去,只能在肉眼看出问题的情况下修缮;未来,可以在肉眼发现之前提前预警,进行预防性保护。”
文物方面,近代以来,沈阳故宫因战火纷飞,文物流失严重。最新普查结果显示,沈阳故宫共有105085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490件,二级文物3020件,三级文物35785件。
据了解,1914年,沈阳故宫的11万余件藏品被迁往北平古物陈列所;1933年,部分藏品又随故宫文物南迁,辗转数地,后迁至南京;1948年底,部分文物精品迁至台湾。如今,部分原藏于沈阳故宫的文物,被分散在国内多家博物馆保存。李声能说:“目前,我们正努力促进部分南迁文物回归或‘省亲’。比如,去年沈阳故宫博物院联合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等举办‘曾在盛京——沈阳故宫南迁文物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