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上,亲子阅读成为一道风景。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本报记者 童薇菁
市政协常委、市作协副主席、著名儿童作家秦文君昨天在政协分组讨论会上说起一桩“怪事”:“每年的上海书展上,很多作家都会举办见面会、交流活动,其中就包括很多童书作家,想方设法培养小读者。但令人意外的是,来参加活动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一群爷爷奶奶。他们帮着自己的孙子、孙女买书,要签名,孩子们却都在参加各种假期补习班。”
秦文君的发言激起会场内委员们的热烈讨论———“我们距离成为一个热爱读书的城市,还有多远?”祝君波委员有感于全民阅读的现状,提交了“将《上海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 列入市人大立法程序”的建议。王丽萍委员则提议,应当降低建设城市文化沙龙的门槛,以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分享与讨论,用艺术打开他们的心灵,让文化普及走得更远、更深。
读书的执行力要从孩子抓起
《庄子·人间世》云:“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秦文君指出,现在关于读书的最大问题,就是功利心太重,而忽视了“无用之用”。从小忙着补课的孩子,有机会享受到书籍带来的快乐吗?在一些发达国家,家长在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就让他们尝试阅读。“读书这件事儿,就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高质量的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重要。”秦文君说。
秦文君以民间习俗“抓周”作类比,“你给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物件是iPad还是图书,决定了孩子将来对书籍会有多深的情感”。不仅仅是孩子,对一个成年人而言,读书的仪式感也很重要,去除心灵上的浮躁,才能真正地把书读进去。
近年来,上海的全民阅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上海书展、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等已形成大众知名度与影响力,网上书店每年的销售额强势不减,实体书店也凭借走个性化道路渐渐回暖,申城的读书氛围日渐浓郁。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建设全民阅读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快餐式书籍和“浅阅读”习惯挤占了人们宝贵的时间;公共阅读资源依然短缺,在资源密度、布局以及服务人群等方面分布不均;针对未成年人的阅读服务和指导尚有待提高……
“我现在非常揪心的有两个问题:一是人们对阅读的行动力不够”,秦文君说,“二是缺乏读书的方法论。比如学校课堂上,就没和孩子们真正讲清楚阅读是什么,应该怎么阅读。”
文化沙龙铺陈城市文化想像力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现有各类读书会组织超过100个,每周举办的读书活动有10余场。思南读书会、大夏读书会、“国学新知”读书会等读书组织已成为一张张文化名片,在申城的读书人群中拥有相当的号召力,其中不少读书会已开始走线下线上同步发展的道路。
“上海一直以来是全国的文化重镇,它曾是读书人云集、出版业繁盛的地方,也是最有文化想像力的城市之一。”秦文君特别喜欢提“书香上海”这个概念,因为它同时联系着过去与现在的维度,象征着读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委员表示,虽然自己已成一个十足的数字控,转战到了电子阅读阵地,但每周读一本“大部头”的习惯不曾改变。也许平台是变了,但对优质出版内容的渴求一如既往。
王丽萍经常参加上海的文化沙龙,因为一本书或一部电影,原本陌生的人发现彼此竟是精神世界的“邻居”,这种感受很奇妙、很温暖。越来越多人愿意相聚在一起,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议题,相互探讨、交流。“一座城市的文化高度一定是和市民文化联系在一起的。”王丽萍说,上海有各个不同平台搭建起来的文化沙龙,这是上海城市文化的新亮点。
接下来,应该鼓励、吸引更多人参与建设文化沙龙。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场地支持,然后向市民免费开放,降低门槛。“无论是孩童、外来务工人员,还是老人,只要他们有一颗愿意交流的心,都应该为他们提供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王丽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