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一琼
要数最容易“圈粉”的小马路,愚园路绝对排得上名号。这条曾集聚沪上西区高级住宅的小马路,在有心人的爱抚下,正一点一点还原最初的精致和温婉———街角绿化被重构,冒出更多公共空间;业态被“调慢”,生活美学在此释放;生活设施得以改造,居民真正获益。
这,正是长宁区要讲述的故事。
记者获悉,长宁区确立了两大发展战略,“城市更新”正是其中之一。在土地成为上海未来发展约束性指标的背景下,通过城市更新实现空间和功能迭代,促进经济空间与文化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有机统一,是长宁区这样的中心城区必须探索的道路。愚园路,正是长宁区城市更新故事的起点。
居民有了“读一读”愚园路的冲动
年过七旬的居民林清,在愚园路一住就是60年。但谈及愚园路的前世今生,老爷子心里有着些许愧疚:“以前很少有机会好好读一读这条马路。”
这两年,老爷子在愚园路上活跃起来了:隔三差五去各个弄堂门口转一转,扫一扫弄口的二维码,回家反复比对、整理弄堂素材;每周固定时间还要去几百米开外的钱学森旧居担任讲解志愿者。
去年,愚园路所属的江苏路街道制作了一张梳理区域文脉的小地图,全街道50余处市级优秀历史建筑、60余处不可移动名人旧居绝大多数密布在愚园路两侧。一幢幢有故事的老房子在这张小地图上铺陈开去,震撼了包括林老在内的很多居民,他们有了“读一读”愚园路的冲动。
事实上,新一轮城市更新,最核心的就是构建起马路与居民的情感联结、文化共融。此轮更新中,愚园路启动了“文脉复兴”工程:在愚园路1065号新建了一个社区历史名人走廊,安西路至镇宁路路段多个弄堂口挂上了20余块附有二维码、带有语音介绍的历史铭牌;成立了一支“老弄堂文化志愿者队伍”,负责梳理每幢老房背后的故事,目前已出版《名人弄里》《弄堂深深深几许》《那时那物那人》 等具有研究性、史实性的成果;定期举办的老弄堂电影周、老弄堂游戏会也唤回了里弄生活的浓浓人情味。
“我们这条马路可是文化富人区。”林老在担任名人旧居志愿讲解员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有时,面对前来参观的国外友人,他还会用结结巴巴的英语“嘚瑟”一句,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小而精致”投射进更多居民的日常
黄志伟,负责愚园路城市更新市场运作的弘基公司相关项目负责人。尽管此前已成功开发运作了老码头等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但直面这条百年愚园路,他一开始也拿不出明确答案。
在项目开始前,他花了很长时间“荡马路”。当他走遍了愚园路上所有弄堂后,答案浮现在了眼前:愚园路上弄堂密集,每条弄堂都很深,每往前走十几米,就感觉时光在不停地往前“翻页”,不同的树荫、围墙、光照,构成了不同场景,让人恍若“穿越”。
“穿越”二字,清晰地体现在了愚园路更新的特质上:调慢生活业态,恢复精致的居住功能。
目前,仅江苏路至定西路之间的一段愚园路就在一年间引入了14家“慢生活”店铺,包括生活书店、玻璃制作工坊等。
那些汤包店、龙虾店、小杂货店等则通过腾挪空间的方式从沿街面进入了弄堂内某联合办公大厦的底楼空间,以更合适的方式“嵌”入街区商业新生态。
弄堂外,通过打破围墙、重构绿化、增设公共休憩设施等,营造出更多友善的小尺度公共空间,以及释放暖意的“有爱转角”。弄堂口,有的小区完善公共设施,有的小区重构了行人及车辆出入动线。弄堂内,老洋房内部的厨卫改造大幅度推进,“小而精致”的城市更新投射进更多居民的日常。
黄志伟的手机微信里有一个“跨界群”:愚园路精致街区微信管理群———成员来自弘基广场、街道绿化市容、城管、社区志愿者等,他们联手对愚园路街面实行动态监管。
“一个街区更新,如果脱离了柴米油盐、脱离了原住民的感受度,就如同大树丢了根基。”
据悉,愚园路的这一更新模式将被借鉴到更多历史风貌道路上去。
文化、经济与生活有了紧密交集
当绿意与暖意逐步释放,有故事的愚园路就如同一块魔石,吸引来更多有故事的人。
虞鸣皋夫妇俩,一个在英国学建筑设计、一个在英国获得了玻璃艺术博士学位。回国后,两人依兴趣创办了一家玻璃制作工坊。在上海兜兜转转了好久,玻璃工坊最终落户愚园路。
之所以选择愚园路,夫妇俩很直接:一来租金合适,二来这条马路有很多的唯一性,有意思。
虞鸣皋说,英国伯明翰有一个著名的珠宝街区,那里很少卖产品,却有一座很大的珠宝博物馆,里面详细展出关于该地区200年来制作珠宝的技艺和传承。愚园路能辟出一块公共区域讲述街区人文历史,光是这一点就足够吸引他们,“这里能讲出好故事。”
尽管目前尚未实现盈利,但夫妇俩更看重这家店的潜在价值———玻璃工坊与居民们发生了密切关联。比如,周边学校的学生们放学后喜欢在这儿占个靠窗的座位做作业,顺便动手做一件玻璃工艺品;也有居民走过路过都不错过玻璃工坊定期举办的玻璃艺术展览。
“文化、经济与生活有了紧密交集,这就是这条马路上最好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