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研制团队是一群平均年龄仅34.5岁的年轻人,他们有着航天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创新精神。(研制团队供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研制团队立足未来航天发展需求,开创性地完成了我国新一代无毒、无污染快速发射液体运载火箭的研制任务,并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一箭20星发射。团队历时6年攻关,成功突破12项重大关键技术,申请专利150余项,有效验证了我国在大推力、高可靠性、高适应性、低成本、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对我国运载火箭后续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浩瀚太空,长征系列火箭已到访200多次,它们“托举”各种各样的卫星,探索空间技术。去年9月,一名新“客人”再次访问太空。它也来自“长征家族”,但与哥哥姐姐们不一样;它的个头不算大,上天时却一口气搭载了20颗卫星。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首飞箭,是长征六号系列运载火箭的基本型。29米的长度以及最大3.35米的直径,按照模块化、系列化的设计思路,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与火箭小个头的身材相似,长征六号研制团队同样可以说是“小字辈”。然而,就是这样一群平均年龄仅34.5岁的“80后”“90后”,恪尽职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勇于担当,用年轻人特有的执著和追求续写着中国长征系列火箭新的辉煌。
这款火箭从头到尾都是新的
2008年,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老航天人”张卫东接受长征六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的任命时,感觉心里沉甸甸的。
他将带领一支年轻团队,研制一种全新的火箭。我国现役火箭大多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定型,而液体火箭首飞失败率较高,国外类似火箭也均有连续失利的案例。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既充满激情与挑战,也面临困难与风险。这些刚跨出学校大门没几年的年轻人,行吗?
年轻的航天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命和创新精神,很快让他刮目相看。发动机自生增压系统、燃气滚控、“三平”测发、复合材料夹层共底贮箱、新型电气系统……一个又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一轮又一轮通宵达旦的讨论中不断地被提出、研讨、论证、试验、改进。不到半年,团队就完成火箭优化方案,解决了运载能力、测发流程、整体起竖可行性、火箭可控性、新型结构方案等几大难题,总体技术指标满足立项要求。
比如,长征六号首次采用了大温差隔热复合材料夹层共底贮箱。“相当于两个贮箱上下拼装成一个,一个里面装液氧,一个装煤油,两个箱子中间的一块板是共用的,这块板要承受液氧和煤油两个独立系统的正压、反压载荷,同时还要抵抗液氧和煤油之间近200℃的温差。”副总师李程刚告诉记者。
有一次,原长征四号甲、长征二号丁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敬良跟张卫东开玩笑:“这款火箭从头到尾都是新的,研制队伍又那么年轻,你管这个项目,晚上睡得踏实吗?”每当山穷水尽的时候,张卫东都相信再往下挖一铲子,就会柳暗花明,因为他相信再难的题目也一定是有解的。
不靠运气,把工作做到极致
俗话说,年轻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然而,在航天人眼中,严谨细致是不分年龄的。
这是一群近乎苛刻、认真履责的人,只讲一万,不讲万一,把严谨细致落实到每一个微小的细节。
2012年7月,在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热试车出厂测试中,火箭副总设计师丁秀峰发现氧箱内的传感器螺钉上按照常规做法点了红漆,当时就心生疑惑。“这类传感器第一次用于低温氧箱,如果油漆脱落,会不会产生多余物?会不会对发动机工作造成影响?”
她马上召集相关人员进行专题讨论分析,她自己动手翻阅大量资料,最后断定油漆和氧箱内的氧化剂不相容,便立即对传感器进行浸泡,将油漆清洗掉。经过连续三天通宵达旦的工作,在确保进度的前提下,将安全隐患消除了。
同年11月,火箭一子级发动机进行热试车。类似的试验曾经有过3次都不成功的先例,而且这次做的是170秒,单台推力达到120吨,前所未有,大家一度都为此捏了一把汗。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试验队还给火箭箱底穿上一件加厚的12层防弹衣。最后,试验成功了。当时有人说那是靠运气,不过,后来的二、三子级发动机热试车也都一次成功,足以证明长六团队靠的并不是运气,而是实力。
原来,早在长六的方案和初样阶段,团队就提前识别问题、暴露问题,把问题机理彻底搞清楚,其中关于长六一个项目的风险报告就多达数百页。正因为前期发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后面才一举创造了发动机一二三级热试车一次成功、合练一次成功、首飞一次成功的纪录。
一谈起事业,大都滔滔不绝
和其他年轻人一样,航天人也爱玩、爱逛街、爱睡懒觉,但一旦冲上前线,他们就像换了一个人,个个变得内心坚强。
地面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常娟,在试验队进场前的身体检查中发现罹患恶性肿瘤。虽然刚刚经历了三次化疗,但她依然请命前往基地参加最后的保障任务。在被试验队拒绝后,她便将所有注意事项以书面和电话形式向参试队员反复交代清楚,这才放心。149厂主任工艺师黄诚,手术后喉咙还不能发声,就返回生产一线,参与到首飞箭的总装任务中。
副总师李程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是一副笑眯眯的表情。据了解,他曾连续多天蹲守在低温打压试验现场,直至因为急性脑膜炎而住院,病刚好转便又投入到了课题攻关中。
“我现在觉得,工作和生活要平衡处理,”李程刚对记者说,“我们也是普通人,渴望假期,渴望和父母、爱人、孩子共享天伦之乐;我们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希望在业余时间放松一下自己。”但其实,熟悉李程刚的同事都知道,一到工作需要他的时候,这个平衡又会被打破。这不,长征六号未来的性能优化、家族化,都等待着团队继续迎接新的挑战。
记者采访航天条线十年,从未听到哪个上海航天人会把车子、房子、票子挂在嘴边。但如果谈起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他们却大都滔滔不绝。
与选择经商或是去外企的同学相比,这群年轻人的收入只能算一般。但每当想到天上群星中,有一颗自己参与设计的“星星”在发光时,这种满足和自豪也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会。
张卫东说:“面对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一个接一个新的型号和项目,想起肩膀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唯有分秒必争、全力以赴。”
文汇报记者 张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