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下旬,新一年的电商大战将拉开序幕。最近一段时间,苏宁云商、京东、唯品会、阿里巴巴都相继公布了一系列“大战策略”,相对于去年清一色的跨境商品“空袭”,记者发现,今年各家都着重在“品质”二字上下功夫。
麦肯锡《2016年消费者心理调查报告》显示,消费升级势头正旺,中国消费者已经走过了唯“低价是从”的阶段,对品质、个性化商品与服务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麦肯锡分析师指出,借助消费升级的东风,提高消费层次、升级消费需求,将成为这轮电商大战的关键点。
电商都打“品质牌”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进入5月,各家电商纷纷开始为今年的电商大战“装弹药”。几天前,在京东的6·18誓师大会上,“品质狂欢节”最终被定义为店庆主题。
“消费者其实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很多数字也佐证了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举出两个例子,进口商品在京东的增速每年都超过500%,而在传统电子产品品类,品牌的集中度也越来越高,“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剖析,品质、品牌、品商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是汇聚各路优质品牌商、消费者及合作伙伴的新型产业链共赢生态。”同一时间,阿里巴巴也成立了日本招商中心,帮助更多优质产品快速进入中国市场。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透露,天猫希望更好地聚焦正在经历新一轮消费升级的中国市场,帮助消费者获得更多海外优质商品和服务。
同样打“品质牌”的还有唯品会。“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开始愿意为好的品牌和质量支付溢价。”唯品会副总裁冯佳路告诉记者,将结合美国硅谷研发中心的大数据挖掘能力,顺应消费者“优中选优”的消费趋势,传递国内外品质生活的品牌主张。
超越传统购物节范畴
有人认为,未来电商大战将超越传统电商购物节的定义范畴,而是着力撬动行业走向新的里程碑。前不久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首次提出“品质革命”,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
“消费升级并不是一句口号,其背后蕴含着两方面的变革。”易观智库首席分析师李智认为,一方面,人们追求高品质、个性化商品和服务体验的新消费时代已经到来;另一方面,品牌商在品质保障和品牌提升的倒逼下,正在加速优胜劣汰。品牌商需要适应这种广泛而深远的变革。
李智认为,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作为互联网新工具、新模式、新能力的创新派,正在逐步成为变革的关键助力,推动消费升级。在消费者与品牌商之间,电商平台正在通过升级商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全方位需求,同时也在通过筛选与合作,帮助优质品牌商制造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从而塑造领先的品牌形象。
创新助国货“突围”
正如产业界所预判的那样,中国的消费升级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机遇,会影响到消费品、工业品、零售业、供应链、品牌商等全链条。有专家认为,在商品“爆棚”的今天,如何帮助优质商品高效对接用户,是电商平台在大战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刘强东认为,电商平台可以创造品牌升级的机会,通过技术创新去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服务越来越苛刻的需求。“在6·18电商大战中,技术创新是我们的关键指标,京东的大数据技术将深度描绘用户画像和商品画像,实现需求与供给方的高效对接。”他表示,得益于去年京东与腾讯联合打造的“京腾计划”,6·18期间还将推出“智能卖场”,帮助品牌商洞察潜在受众,提升转化率。
阿里巴巴在技术上对商家的“辅助”也渐显活力。去年,阿里巴巴发起“中国质造”平台,通过大数据平台、产业链金融等技术和资源支出,扶持一大批中国自主品牌。最新数据显示,全国114个重点产业带已接入,超过4500家工厂企业入驻平台,实现日均销售4000万元以上。“中国质造”平台相关负责人认为,经过大半年的沉淀,这些高质量的中国品牌一定会在今年的电商大战中被更多国人所青睐。